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26 負日而行(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624更新時間:2021-07-06 01:12:11

    “或與太後相若。”太醫令,如實相告。言下之意,王美人任娠之期,與董太後相近。

    “既如此。太醫令,願為朕‘負日而行’乎?”

    “臣,敢不從命。”太醫令張奉,擲地有聲。謂“負日而行”,乃指“負重而行”也。言下之意,太醫令既要助董太後,“胎安不動”。又要“守口如瓶”,但凡,走漏風聲,大白於天下。董太後,縱為千夫所指。然為其幫凶,太醫令張奉,滿門伏誅,難逃一死。

    目送太醫令出殿。

    永樂太仆封諝,不解求問:“太後,何意?”

    “王美人,有寵妊身。前日陛下言,若王美人為何後所害,貴子乞朕養之。”董太後這便道破天機:“朕已命永巷令,擇宮生子,養於永樂宮中。號‘逐鬼童子’。當可蔽人耳目。”

    “‘蓬蒿不成檟’,‘魚目豈為珠’?”聞董太後,魚目混珠之計。永樂太仆封諝,出言苦勸:“不如,服藥除之,以絕後患。”

    “依計行事。”董太後,心意已決。

    “喏。”封諝,畢竟漢室家奴,豈敢忤逆天子生母,永樂太後。

    然封諝,亦深知董太後為人。

    “城烏,尾畢逋。公為吏,子為徒。一徒死,百乘車。車班班,入河間。河間姹女工數錢。以錢為室金為堂,石慊慊舂黃粱,梁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

    董太後,知王美人必死。欲行『魚目混珠·偷天換日』之計。以腹中胎,代美人子。竊取大漢帝位。如此,即便天子早崩,漢帝亦不出董氏家門。

    後世諺曰,“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矗立永樂階前。永樂太仆封諝,不禁仰天長歎。此事若為天下知。我等,恐死無葬身之地也。

    然驚怖之餘,又生竊喜。若永樂太後,心想事成。某家亦得,一場大富貴也。

    終歸,“富貴險中求”。

    心念至此,這便去尋永巷令,索要適齡宮生子,充填永樂宮。行魚目混珠之計。

    稍後,董太後自去西園,與天下相商不提……

    王城鍾闕觀,自鳴鍾響。

    不覺已,雞鳴時分。

    董太皇,這次悠悠回魂。

    事已至此,無路可退。隻求薊王一聲令下,曹孟德滾鞍下馬。待捕得真凶,大白於天下。除家門之禍,天子之危。

    “我兒,天生。”董太皇,自語低聲。

    甄都,司空府。

    天光大亮,曹孟德披甲出室。

    堂內文武分列,人才濟濟。

    環視百官僚屬,曹司空,吐氣開聲:“二董逆亂,挾天子、發矯詔。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大逆無道,‘其罪已不容於誅矣’!”

    “願聽司空號令。”文武群臣,慷慨發聲。曹司空無過,二董罪不可恕。此乃甄都共識。若坐視不理。任由二董,挾天子,發矯詔。必引群雄,群起來攻。我等滿門橫死,家小俱亡矣。

    “破宮門,誅二董。”曹孟德,一聲令下。

    “破宮門,誅二董!”堂內轟然應諾。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