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27 百官逼宮(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706更新時間:2021-07-06 22:39:33

    “端午之亂,尚無定論。董大將軍,豈為‘賊臣’乎?”王越亦言之有理:“聞司空少時,亦‘為氣任俠’,有名關東。豈不識,其中有詐乎?”

    聞“任俠”二字。曹孟德微微一笑:“王虎賁,所言是也。然廟堂終非江湖。”

    此言,一語雙關。除言規矩不同,亦指身份迥異。少處江湖之遠,今居廟堂之高。

    王越亦心有戚戚:“如司空所言。”

    主將言罷,鼓聲隆隆。

    便有侍郎先鋒,雲梯板楯,出陣攻城。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不等渡河,城箭如飛蝗。大戰一觸即發。

    襄陽,鎮南將軍兼荊州牧,劉表府。

    聞漢中使節,光祿勳李曆,舟入襄陽。

    劉表遂於府中設宴。

    李季子,乃名臣李固從弟。清白有節,博學善交。與鄭玄、陳紀等,海內名士大儒,皆交善。

    劉表位列“八俊”,自當持重。

    劉表本就好賓客。名士到訪,極盡禮遇。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李季子,請劉鎮南,同去更衣。

    劉表,心領神會。

    薊國營城術,大行其道。劉表為官洛陽時,亦常往來金水湯館。對內中陳設,讚譽有加。稍後出為外鎮,單騎定荊州。築襄陽新城,以遷州治。大肆營造府邸,華麗遠在金水湯館之。

    “史侯,何所言。”劉表先問,以示親近。

    “史侯,欲命驃騎大將軍張濟,出屯南陽。”李曆據實已告。

    “哦?”劉表略顯意外。南陽一郡,雖隸屬荊州。然因大水,千裏白地。劉表雖命人修繕南都,然百萬之眾,悉遷薊國。苦無人手可用。恢複生機,遙不可及。換言之,南陽於劉表而言,並不持重。

    話雖如此,然一郡之地,又是北方門戶。便為群雄緩衝,亦大有裨益。豈能拱手於人。

    見劉表沉默無語。李曆亦不多言。

    少頃,劉表自醒:“史侯,欲求甄都乎?”

    “如明公所言。史侯,欲求都甄也。”李曆直言。

    “不可。”劉表錯會其意:“兄弟鬩牆,江東得利。曹孟德麾下,衛將軍營士,多虎狼之輩。更兼有江東猛虎,孫文台相助。驃騎大將軍,恐難速決。”

    “毋需力戰,從壁觀,足以。”李曆又道。

    “嘶——”劉表更顯驚疑:“光祿勳,何不明言?”

    “史侯已與曹司空結盟。驃騎大將軍出屯南都,曹司空助史侯都甄。”李曆道破天機。

    “原來如此。”劉表幡然醒悟。略作思量,豁然開朗。一切起因,便是端午之變。

    曹孟德遇刺,必報長子血仇。二董情急之下,狗急跳牆。竟挾天子,發矯詔。於是曹黨與董氏,遂成不死不休。謂“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生”。

    立史侯,可永除後患。

    電光石火,劉表思緒急轉。

    見機已到。李曆躬身求問:“明公,以為如何?”

    “善。”劉表當機立斷。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