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5 再無歸路(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624更新時間:2021-07-10 20:49:41

    張讓怒叱:“逆子不肖!”

    張奉卻咬緊牙關不鬆手:“阿父,且聽我一言。”

    “速速說來!”張讓頓足喝罵。

    “殿中貴子有二。其一為王美人所生,其二乃出太後。”張奉終於道破隱秘。

    張讓眼中,凶光畢露。然出口卻毫無意外:“太後不謹,有失名節。老奴鬥膽,施以祖宗家法。”

    “張常侍,已早知。”董太後,這才醒悟。張讓、趙忠,之所以,狗急跳牆,有恃無恐。正因,知曉永樂隱秘。欲假祖宗家法,除失節主婦。

    合肥侯若知有此婬母,必怒不可遏。何必張讓代勞,早已大義滅親。

    張讓等,黃門宦官,深知新帝合肥侯,秉性為人。更知其“蒸母”隱疾。自幼不得母愛,是故更不欲他人染指其母。若知太後婬行,更私誕野種。暴怒之下,必將逐鬼童子連其母,悉數殺之。再將奸夫,挫骨揚灰,以解心頭之恨。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董太後,幡然自醒,追悔莫及。

    危急關頭,為求活命,無所不用其極。

    眼看張讓殺心不減。董太後脫口而出:“張常侍可知,其父何人。”

    張讓獰笑:“永樂良工,唐七。”

    果然,宦官無隱秘。互通有無,沆瀣一氣。交割利益,早成慣例。

    張讓、趙忠,因窺破永樂隱秘,又深諳新帝為人。這才鬥膽,弑殺太後。即便事敗,新帝當麵,亦可托言,為漢室除禍,清潔宮闈。新帝知永樂醜事,切齒生恨之餘,亦對張讓、趙忠等人,投鼠忌器。唯恐生母失節之事,廣為天下所知。累及帝位不保。殺人滅口,天方夜譚。京中十萬黃門子弟,又豈能滅盡。竊以為,新帝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趙忠、張讓等人,投桃報李,亦三緘其口。不言永樂之秘。

    眼看張讓目露凶光。一腳踢開養子,挺劍直刺。

    生死一線,董太後脫口而出:“薊王——”

    寒芒應聲而止。

    張讓凶光老眼,猶在鬥狠逞強:“薊王,何如!”

    事已至此,再無回頭。董太後,穩住心神,輕聲言道:“貴子之父,乃是薊王。”

    張讓凶光一閃,絕望外露:“何以為證。”

    “太醫令。”董太後,鎮定自若。

    “我兒。”張讓緊握劍柄,蓄勢待發。

    “兒在。”張奉裹袍止血,伏地應聲。

    “太後所言,何如?”張讓厲聲逼問。

    但凡張奉說“不”,竇太後必受一劍穿心,死於非命。

    不敢仰看老父,張奉咬牙言道:“太後。所言是也。”

    “嘶——”張讓倒吸一口涼氣。兩眼一黑,踉蹌後退。

    “阿父。”張奉急忙起身攙扶。

    “老父,無命矣。”張讓搖頭苦笑。不複先前凶暴。

    若董太後所生貴子,種出薊王。今若殺之。京中縱有黃門十萬,亦不足泄薊王之憤。彼時,血流成河,家小俱亡。

    目送老父,失魂落魄。拖劍出殿。即便於心不忍。奈何木已成舟。張奉夫複何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