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7 漢室除穢(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754更新時間:2021-07-11 23:57:06

    須知,陳公台設『因利乘便·從壁上觀』奇謀。欲使曹孟德,廢董立史。不料,陳元龍卻言,麟子即位。莫非,曹孟德已窺破此計。

    見陳公台,沉思無語。陳元龍,心中慨歎。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尤其亂世梟雄,曹孟德。薊王三興在即。乃天下大勢所趨。叔侄三人,雖苟延殘喘,亦難免日薄西山。更何況,與關東士族出身,陳公台、張孟卓,迥異。曹孟德,乃出宦官之家,本是黃門之列。黃門宦官,悠悠四百年,傍樹而生。與漢同休。隻需出身漢室,扶立何人為帝,並無不同。唯一所求,最大得利。

    麟子阿鬥,種出薊王,幾成定論。薊王,身體力行,不欲稱帝。如此,立薊王麟子為帝,豈非麵麵俱到,二全齊美之舉。如此,大漢帝位,兵不血刃,順理成章,落入薊王家。

    麟子阿鬥,再出天子詔命。尊其父為太上皇。祖母為太皇太後。另立門戶,炎漢三興。

    何況,曹孟德與薊王,刎頸之交。將麟子托付好友,薊王亦足可心安。

    更有甚者。唯有立麟子阿鬥,曹孟德方能與國師張魯,並驃騎大將軍張濟為首,漢中吏民,握手言和。

    “元龍,所言是也。”陳公台一聲長歎。如陳元龍所言,“廢董並史,麟子即位”。於曹孟德而言,才是最大得利。

    陳元龍言道:“麟子即位,河北、關東、漢中,先成一體。便有二袁相助,江東合肥侯,亦難久存。三興可期。”

    群雄自當俯首帖耳,北麵稱臣。如徐州牧兼鎮東將軍呂布,青州牧兼鎮北將軍孫堅,荊州牧兼鎮南將軍劉表,必與曹孟德合兵一處。與二袁對壘長江。待功成名就,當入朝為官。薊王以太上之尊,稱製監國。行杯酒釋兵權。盡收天下雄兵。鑄劍為犁,再興漢室。

    “報——”便在此時,忽有輕舟來報:“漢中驃騎大將軍張濟,已屯兵南陽。”

    “哦?”與陳元龍四目相對,陳公台愈發篤定:“曹孟德,必有吞並,漢中之心。”

    “然也。”陳元龍,亦如此想。

    臨鄉,薊王都,皇英殿。

    董侯出身,關東群雄,漸已得知。然董太皇,遠在河北,仍心存僥幸。日日遣皇英署長孔螢,恭候瑞麟閣前。詢問甄都時局。

    聞曹孟德,以刀筆小吏為先鋒,攻破甄都宮門。又攜衛將軍營士,將承光殿,團團圍困。心中驚怖,無以複加。

    母子連心,莫過如此。竇太皇雖好言寬慰,然終歸事不關己。無從體會。

    束手無策,走投無路。董太皇,垂淚相問:“求王太後,何如?”

    竇太皇,不明所以:“王上治國,何必求於王太後。既傳語曹司空,天子無辜。長姐,當可安心。”

    董太皇,心如刀絞,卻有苦難言。

    正急切間,皇英署長孔螢入殿:“稟太後,曹司空已傳軍令圍攻。”

    “軍令為何?”董太皇忙問。

    “‘力攻承光,漢室除穢’。”

    聞此軍令。

    董太皇,六神無主,如遭雷擊。

    42737/642034728.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