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13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1/3)

作者:貓疲字數:7716更新時間:2019-07-14 04:00:07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自遣》唐·羅隱

    ——我是分割線——

    當然了,在這些士民百姓代表當中的心思和態度也是有著微妙的區別。雖然號稱錢塘十六家,但不代表所有饒立場和利益取向都是完全一致的。

    像是黃氏的族長黃文義和其他三家其實都已經好了,當場不遺餘力的全麵擁護大都督的一切決意。反正他們來自的兩嶺和閩地本來就是地少民窮的貧瘠之地,若不能出海為生計的話,那隻有卷入當地夷漢土客的械鬥爭殺中去。

    因此作為外來落戶的後代,他們在地方上能夠羅括到的田產反而不多,基本家族產業主要還是集中在城中的作坊和港市中的船舶上,而這些營生都與南海第一大埠的廣府方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需要仰仗鼻息。

    作為吳興沈氏的旁支,家主兼宗長的沈延年出來前也與族中好並統一了口徑;因為在那位大都督身邊後宅之選中的就有一位沈氏女;因此為了沈氏家門傳續計不管她來曆如何,都隻能是大家公認的沈氏宗家嫡女。

    所以不管作為周邊土戶大族的其他三姓心思如何,他都必然要全力以赴的表示出支持的態度來;這樣眼下太平軍從他們這裏拿走的越多,日後能夠從別處得到的潛在報償也就越是豐厚。

    這才是沈氏不再長期局困地方一隅的出路所在。自從乾元年間出了為德宗生母的睿真皇後之後,沈氏就飽受來自朝廷中樞和地方宦族的排斥和壓製,以致後人空有郡望之名而鮮有仕途名位之實,需要使人操持商賈來支持宗家。

    倒是號稱以“耕讀傳家”曆史最為久遠的陸氏、張氏、朱氏、顧氏幾家,因為繁衍的族人眾多而擁有田產,遍布杭州以外的各地,因此曆史遺留問題的包袱最重。

    但也因為這些年接二連三的戰亂,讓他們這些土族郡望的本家損失很大;眾多族人因此流散而到處田土荒蕪,乃至為鄉野土豪所侵占,或者幹脆就被太平軍所抄沒。反倒是這些留在杭州城裏經營貨殖的支係,得以保全和壯大起來。

    因此,在此之前也有人暗中上門前來,給他們提出了一個別出蹊徑的建議和解決方案;因此也不免產生了某種在新統治者的治下,依靠政權的力量逐步取宗家而代之的蠢蠢欲動來。

    最終態度最為曖昧和含糊的群體,則是號稱衣冠南渡的北地氏族後代,如今王謝袁蕭等錢塘城的別支;他們背後的宗族才是著杭州境內擁有山林田產和莊園最多的存在,而且還殘留著許多相應的影響力。

    當然了,能夠通過初步甄選和鑒定出現在這裏的,起碼還是在名聲和風評等明麵功夫上還算尚可,或者平日裏吃相不是太難看,而讓人一時間能夠抓到的把柄和惡跡尚且不顯的存在。

    至於那些真正問題明顯而流於表麵的存在,在太平軍入城之後第一時間已經遭到了果斷的清算,如今最好的結果也已經在舉家流放往嶺外的道路上了。

    現在主要的問題反倒是他們大多數人,既隨波逐流式的追隨和支持過號稱要“保境安民”的董昌;也在共同推舉出來的蔣環號召之下,又驅逐了實力大損已經不符合他們利益所在的董昌。

    既然相應的投機失敗,就要承受相應的後果和代價,這也是經地義的事情;關鍵是需要為此付出怎樣的條件,割舍多大的代價,才能讓太平軍接受而避免家族破散,背井離鄉的後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