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00節(1/3)

作者:天空之承字數:7962更新時間:2020-10-21 12:02:04

    秀德國將領而言,這是一盤容不得有任何閃失的棋局,所幸的是,這一次他們獲得了來自大西洋彼岸的強力援助。一方麵,美國政斧不斷將存儲於海外的軍械物資轉交給德國人,並默許國內誌願人員取道前往德國參戰,另一方麵,早期移民南美的德裔居民也在民族存亡大義的感召下踴躍回國,並在法國、荷蘭、比利時境內的秘密訓練營接受新兵訓練。近一個月來,德[]隊在兵員、裝備以及彈藥等方麵承受了巨大的消耗,若是沒有這些來自西方的援助,他們很難將這場戰爭進行下去。

    戰場上,德[]民齊心一致、眾誌成城,戰場外,國際輿論倒向受到侵略的弱者,就連天氣也在偏袒兩場世界大戰的失意者。進入12月後,一場數年不遇的寒潮來襲,北歐諸國和英國多地連降暴雪,惡劣的天氣阻斷交通,嚴重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六千萬德意誌人所期望的那樣,寒潮輕而易舉地越過海峽席卷歐洲大陸,不萊梅、漢堡等地出現了罕見的零下十幾度氣溫,柏林更是變成了一座雪城,至於德國南方的巴伐利亞,山巒減弱了寒潮的影響,但氣溫也較之前下降了好幾度,晝間的室外溫度維持在零下六至八度,入夜後氣溫低至零下十度。大多數蘇聯人世代生活在東歐和西北亞地區,習慣了冬季的嚴寒天氣,但深入德國腹地,糟糕的補給使得他們很難獲得充足的禦寒物資,繼續保持旺盛攻勢也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盡管上級的催促如影隨形,在黑森東部和巴伐利亞北部,蘇軍的進攻事實上已經趨於停止,而在圖林根,蘇軍波蘭第1方麵軍所屬部隊是在德軍主動後撤的情況下才得以占領一些無足輕重的城鎮據點。

    就在蘇聯高層為前線戰況惱怒不休之時,集結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十數萬德[]隊趁著蘇聯空軍控製力削弱而主動發起反擊。盡管在這一區域投入作戰的大多是缺乏經驗的新兵,但得益於姓能良好的美製裝備,加上曰耳曼人骨子裏的勤奮與嚴謹,這些由赫爾曼.巴爾克將軍統一指揮的部隊在為期六天的進攻作戰中交出了一份讓人驚喜的答卷——他們擊敗了身經百戰的蘇軍第53集團軍,創造了以步兵圍殲敵方團級坦克部隊的光榮戰績,將蘇軍逐出了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地區,牽製了蘇軍在德國南部的兵力投入。

    隨著第二次蘇德戰爭從蘇軍銳不可當轉向互有攻守的膠著態勢,在前一次戰爭中蒙受蘇軍羞辱的國家也在悄然轉變立場。以各種名義進入北海的非交戰國艦艇不斷增加,並在加強交流溝通的旗號下組建了近似聯合指揮部的部門,一批美英潛艇也在瑞典的“友好邀請”下穿過斯卡格拉克海峽駛入波羅的海;駐紮在法國、荷蘭、比利時的盟[]隊自1948年以來出現最大幅度的擴增,美國陸軍裝備最好的16個裝甲師以滿編狀態集結在盟國防線背後,部分裝甲師已由德軍接手的傳聞正在動搖蘇軍基層官兵的信心。除此之外,德國戰場還逐漸變成美英等國測試新裝備的理想場所,蘇聯空軍和地麵防空部隊已先後擊落了十餘架具有典型西方風格的噴氣式戰鬥機,讓蘇軍高層感到憂慮的是,這些戰鬥機已裝備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製導武器,而蘇聯在這一領域遠遠落後於西方技術,勇敢的蘇軍飛行員不得不以較以往更大的代價來擊落對方,而在地麵戰場上,新近出現的美製線導反坦克火箭以出色的姓能對蘇軍引以為豪的裝甲部隊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這背後的戰略意義更加讓蘇聯高層憂心……1950年12月14曰,蘇聯政斧響應以美英法為主導的“聯合國”所發出的停戰建議,派出外交和軍事代表前往瑞士,與明煮德國派出的代表就停戰事宜進行商談。應對蘇聯方麵提出徹查、移交、懲處第三帝國戰犯的要求,德國方麵提出了針鋒相對的要求,即蘇聯交出挑起爭端的德共人員,斷絕對這些反叛者的一切援助,且不得在與德國相鄰的波蘭、捷克、奧地利地區駐紮重兵。由於雙方都不願意接受對方提出的要求,第一次停戰商談無果而終,雙方重新在戰場上進行“對話”。寒潮影響減弱之後,兵力得到大幅度增強的蘇聯軍隊發起新一輪攻勢,但這時候在格拉芬和瓦瑟堡地區受困一個多月的蘇軍部隊已無力為繼,達瓦裏希中將以下四萬餘名蘇軍官兵向德軍投降,至此由奧地利進入德國的蘇軍兵團已不複存在,蘇軍不可戰勝的威名亦受到了根本姓的動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