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七章 飄色藝術(1/2)

作者:鐵不拐字數:7078更新時間:2019-01-28 10:07:58

    聲勢浩大的遊神隊伍在村裏巡遊,陣仗完全不輸以前的皇帝出巡,很是拉風。

    差不多遊完張家寨時,已經是下午。

    張凡就瞄好個空檔跟老村長打了聲招呼,換叔張立業過來頂替自己扛旗。

    得!扛旗嘛,誰扛不是扛呢?心意到了就好,菩薩又怎麽會計較這種節呢?更何況人家張凡可出了大頭來搞廟會呢!

    “友,不是在扛旗嗎?怎麽有空過來了?”杜老看見張凡從人群裏走了過來。

    “是呀!這不是讓我叔過去頂我,才有空過來啊!今覺得怎樣?”張凡找到陳保利他們後,招呼道。

    “哈哈,太精彩。”陳保利、梁經理他們不約而同地道。

    “原來你今早上賣的關子就是飄色呀!哈哈。”陳保利拍了張凡的肩膀,豁然大悟道。

    “我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飄色表演,果然讓人歎為觀止呀!”一旁的梁經理也感歎道。

    “那些“色仔”“色女”為惟妙惟肖,淩空而起,真是高手在民間呀!不知道哪裏的表演團呢?”杜老問道。

    “這不是為了讓廟會更有看頭,才打聽有什麽拿出手的嘛!然後就在鎮長、縣長他們的牽線搭橋下,認識了這個表演團,就覺得可以借這樣的機會讓更多的人看看這些好的傳統藝術!”張凡回答。

    飄色,又叫抬閣、彩擎、高抬、彩架、紮故事。其實,是一種融合了戲劇、魔術、雜技、舞蹈、音樂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古老傳統民俗藝術,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嶺南,如今依然是嶺南一帶喜聞樂見的重要民間藝術形式。

    據張凡了解,飄是指脫離地麵,盡展淩空之美;色是指經過精心巧妙的偽裝。

    也即是,飄色是由表演者站在由若幹人推著的一張長寬有好幾米、高近兩三米的成為“色櫃”或“色板”的舞台上,以巡遊形式展現民間傳或神話故事片段的一種民間藝術表演。

    “那什麽飄色真好看!就是,那些朋友站在那麽高的地方,不會掉下來嗎?”

    “怎麽可能?人家那可是專業練過的!”旁邊的遊客也在議論道。

    “凡老弟,這個問題你怎麽看?”梁經理投來疑惑的眼神。

    “哈哈哈。!沒有三分三,哪敢上梁山?他們站的支架都是用鋼製做的,巧妙地利用力學原理,做到色台的重心力平衡,再巧妙地安排好表演者們的造型結構分布,然後在精心偽裝成淩空而立,自然不會翻台!”沒等張凡回答,杜老就開始解釋了。

    正是利用力學原理和偽裝,營造出了“飄”的這種驚豔的視覺效果來。

    “哪裏有什麽鋼支架呀?”陳保利突然的問題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要是被你看到了,人家還咋麽出來混,怎麽飄啊?”張凡白了一眼。

    “這才是飄色最為獨特、最為具魅力、最為神奇的地方啊!據史書記載,這種藝術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尤其是那個什麽十八人大型高難度飄色,更是被中外民俗專家讚譽呢!不過今有十二人、十人、八人、六人等各種方陣,也是灰常精彩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