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五四三章 理念的差距(2/2)

作者:袤一字數:4134更新時間:2020-09-02 19:46:25

    根據倭國的這位專家所提供的資料,吳昊在位時候,組織過省內的專家研究過,結果是,華夏的大部分企業家,尤其是發達地區的那些土豪般的企業家,似乎對賺錢有著某種天賦。所以,很多人在主業上小有成就之後,便立馬開始“多元化”戰略,投資房地產、投資股票、證券——這些行業賺錢更快。

    說得明白點,就是急功近利。

    這也是吳昊反對女兒參與華夏房地產的主要原因。

    倭國的企業家給人的印象似乎對產品本身更感興趣。

    在汽車廠成立之前,吳昊特意到倭國考察了一番,而且還和倭國的一個青年企業家交流,他們公司是做汽車軸承的。說實話,汽車軸承在吳昊眼裏確實是一個小產品,沒什麽了不起。但對方一說到他的產品的時候,就開始手舞足蹈,兩眼發光,似乎特別地享受設計和生產的過程。

    吳昊有些不解的詢問了一下,這才知道,他父親是公司董事長,他是主管技術的董事、副總。不過,公司規模不大,不過,客戶卻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級名企業……關鍵的是,他們家裏好像也沒有別的生意。他告訴吳昊,光軸承需要研究的東西就太多了,幾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別的?

    正是受這種啟發,所以,吳昊更希望珍妮把現在公司的業務精而在精,而不是這山望著那山高。

    把兩國企業這麽一比較,結果可想而知……倭國有幾萬家百年企業,而華夏真正意義上的百年企業……這是就是原因。

    其實,隻要仔細來看一看全球著名的品牌,這些企業似乎都永遠隻專注於某一個領域,始終在他們的行業裏麵越做越深,越做越有樂趣,越做越大。

    而華夏的企業,小的就不說了,那些大的,有名的,國有的,歸中央管的……絕大多數,本行都沒有完全成功,就開始搞投資,做房地產,甚至做保健品,什麽熱鬧,什麽賺錢快,就做什麽,這樣的結果就是,錢是賺了一些,但嚴重忽視了本行,這恐怕就是華夏的品牌和倭國品牌之間的差距所在的根本性原因了。

    吳昊沒有離開華夏的時候,華夏曾經有過這樣的報道,說的是南方某種發達地區,可以迅速擁有某個產品全球前幾名的加工生產能力,但同時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又放棄了原來的行業,進入另外一個更熱鬧的新興行業,然後又迅速成為另一個行業裏的前三名。

    看著這是好事兒,不過,有一個很讓人難以接受的現象,那就是無論做什麽行業,廠房永遠是那麽破舊,設備永遠是那麽簡陋。

    隻要你稍微的想一下,就能知道,這樣的企業,怎麽可能經受得住風吹雨打呢?就算他們賺了一些錢,但是這種財富的積累是不可持續的,一旦有個風吹草動,破產那是不可避免的。

    最關鍵的是,這些企業,很難獲得同行的尊敬。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