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二十八章 張鼓峰(2/2)

作者:西瓜是水果字數:9666更新時間:2019-04-11 00:03:17

    “轟轟轟轟轟!”

    隨即,無數的炸彈重重砸在日軍陣地,炸起一團團巨大的火球。

    整個張鼓峰,沙草峰,頓時被火焰和硝煙覆蓋。

    “前進,前進!”

    “轟隆隆——”

    在炮鳴,炸響,還有大地的震顫聲裏。

    蘇軍坦克部隊開始集群南進,夾裹著數千步兵,衝向圖們江東岸的沙草峰高地。

    此次攻擊,蘇軍動用了40師一個坦克營,一個步兵團,7門火炮(75山炮門、150榴炮4門),力求一舉拿下沙草峰。

    “反擊,反擊!”

    “已經找到了蘇軍炮兵陣地,反擊,打垮他們!”

    “轟!”

    而在圖們江西邊的日軍炮兵,在聽到炮響以後,也紛紛衝出帳篷,跑向炮位。

    隨即,發起炮擊反擊。

    “找到日軍炮兵陣地,打垮他們!”

    遭到炮擊的蘇軍炮兵陣地,也立刻停止了對沙草峰的炮擊,通過彈道和高處觀測,尋找日軍炮兵陣地。

    “轟轟轟!”

    不久,蘇日炮戰開始打響。

    而蘇軍坦克步兵機群,也開始攻擊沙草峰陣地。

    ——

    1860年沙皇俄國利用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攻占北京的時機,逼迫清朝政府重新簽約。

    既《中俄北京條約》。

    1861年,在中俄雙方勘界立碑的過程中,清朝的欽差大臣、倉場戶部侍郎成琦因為煙癮犯了,而要回去吸食鴉片。

    俄方遂讓成琦在勘界立碑的文書上簽字,以證明全部界碑都是由中俄雙方共同豎立的。

    從而霸占了在《中俄璦琿條約》中,屬於兩國共管的烏蘇裏江以東直到日本海(當時清朝稱為東海)的中國44萬平方公裏的領土。

    1885年,清朝督察院左副都禦使的吳大澂,赴吉林與沙俄使節重新會勘邊界。

    他向清朝政府痛心疾首地稟報:“自琿春河至圖們江口五百餘裏竟無哨所一個,黑頂子山瀕江一帶久被俄人侵占……竟於黑頂子山添設卡兵接通電線,久有不歸之意。”

    之後,經過吳大澂和沙俄據理力爭,在收回琿春黑頂子的同時,經一再努力,使俄方同意中國船隻自由進出圖門江入海口。

    1886年4月,清政府把代表中俄邊界東端起點的‘土字牌’,補立到離‘東海’圖們江口0華裏的地方。

    同時還立起了一根銅柱。

    上麵刻有篆書銘文:光緒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禦史吳大澂,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奉命會勘中俄邊界既竣事,立此銅柱。

    銘曰:疆域有誌國有維,此柱可立不可移。

    後來,這跟立於國界上的《銅柱銘》在1900年被沙俄打斷偷盜,在杜劍南的那個時空裏,封存在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的博物館裏。

    而張鼓峰,就是因為沙俄的巧取豪奪,遺留下來的諸多領土爭端中的一處。

    ——

    7月1號,在日軍第19師團占領張鼓峰,沙草峰以後。

    ‘特別遠東軍’司令布柳赫爾元帥隨即下令步兵40師,師,機械化旅,——

    總計5萬兵力、00多門大炮、近00輛坦克和50多架飛機,準備反攻這兩處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