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5章 國富論(1/2)

作者:餘人字數:4986更新時間:2019-06-30 13:56:33

    七月下旬,夜空漆黑一片,沒有月亮的蹤跡。

    曬穀場邊上有一排連成串的燈籠亮著,隨著微風而輕輕搖曳,隻是燈下閑聊的人漸漸散去,都各自回家安睡了。

    在不遠處的一間茅屋中,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女孩支著下巴,望著擺在桌麵上的那盞油燈,肉墩墩的臉蛋被照得泛紅,眼睛癡癡地望著燈火以及對麵潑墨揮毫的年輕人。

    她喜歡這份夜的寂靜,以及那時而跳動的燈火,還有哥哥在燈下溫書的專注模樣,所以她時而會晃動著小短腿。

    恩科已出,留給林晧然溫書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所以這些天他都很是用功。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從田舍郎到進士郎要經過六場考試,但很多人卻將縣試、府試和院試稱為童子試,所以認為大明的科舉是四級會考製。

    林晧然現在僅僅出色地完成了童子試,而接下來的鄉試、會試和殿試,一場考試比一場要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鄉試、會試和殿試的策論會占相當大的比重。

    鄉試還好,還會比較注重四書五經的考試。像是到了殿試,皇帝會顯得更加務實,給你一個國家所麵臨的問題,然後讓你來解答。

    這其實是有曆史淵源的,隋煬帝時期正式設置進士科,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的看法,按考試選拔人才,就是以應策取士。

    曆代的皇帝都不傻,四書五經能選取繼承儒家思想的書生,但對朝廷真正有用的,還是那些能想出辦法解釋問題的人才。

    例如,國家出現災情,去講解經義有用?沿海出現倭患,去講解經義有用?廣西出現叛亂,去講解經義有用嗎?

    正是如此,四書五經能夠讓你暮登天子堂,但想要在諸多考生中脫穎而出,那就需要將策論做好。倒不需要多好,反而比其他人好即可。

    相對於四書五經,策論確實要實用得多,甚至是政治鬥爭中的一把利刃。

    中唐時期,藩鎮割據的情況愈演愈烈,當時各地藩鎮極力鼓吹要恢複周以前的封建製度,反對中央集權的郡縣製度,目的是為自己的割據製造輿論。

    當時被貶永州任司馬的柳宗元寫下了《分封論》,該文章論證了郡縣製的巨大優越性,肯定了郡縣製代替分封製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痛斥了各種鼓吹分封製的謬論。

    正是這一篇策論,打擊了藩鎮們的氣焰,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鮮明的戰鬥性。

    如今嘉靖帝召開恩科,那殿試的題目極可能是由他來出題,那現在兩個問題無疑是最迫切。一是倭患,一是窘迫的財政。

    隻是按著林晧然對性子自私的嘉靖的猜測,財政的問題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因為更關乎嘉靖帝的利益,關係著他修道的事業。

    這倒不是全無依據,在嘉靖即位時期,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為其改換父母的問題所引起了爭端,史稱“大禮儀”。

    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文臣提出“繼嗣”,要求嘉靖改換父母,以明孝宗為父考。當時四十七歲才中進士的張璁提出了“繼統”的理論,建議嘉靖仍以生父為考,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