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5章 國富論(2/2)

作者:餘人字數:4986更新時間:2019-06-30 13:56:33

    最終,這場爭論以嘉靖帝勝利告終,而內閣首輔楊廷和被削官為民,中斷了楊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後推行的政治和經濟改革。

    張璁一個初入官場的新人,隻因迎合了皇帝的意圖,最終從下級官員升至首輔。而嘉靖帝繼位以來,眾多內閣輔臣均是以“青詞”迎合嘉靖,從而成功入閣。

    “迎合聖意”,這似乎成為了大明官員晉升的不二法則。

    林晧然若想在將來的考試中脫穎而出,那亦是要“迎合聖意”,而現在嘉靖最頭疼的問題無疑正是銀子。若是他能想到一條解決嘉靖財政危機的法子,不僅能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更有可能打開一條晉升的快捷通道。

    “國而無財,非其國矣,財而不義,非其財矣。是以君子之生財,不損下以益上,須經製得宜,自有以裕於國也。”

    林晧然以著窘迫的財政問題,試著做一篇國富論的策論。他在文中先是表明了比較討好的態度,那就是不能損下而生財。

    大明財政窘迫的原因,倒不全是嘉靖的修道支出,還有藩王支出、官員俸祿支出,以及貪墨成風等問題。

    貪墨的問題自不用說,嘉靖其實一直都在做,今年二月就在司禮太監李彬的家裏抄得白銀四十餘萬兩,金銀珠寶不計其數。

    但藩王支出、官員俸祿等問題若真能幹的話,嘉靖犯不著拖到嘉靖三十六年,拖到現在寅吃卯糧。正是如此,林晧然將主意打到了海禁上麵,提議嘉靖帝重開市舶司。

    唐高宗顯慶六年,創設市舶使於廣州,總管海路邦交外貿,派專官充任。市舶使的職責主要是:向前來貿易的船舶征收關稅,代表宮廷采購一定數量的舶來品,管理商人向皇帝進貢的物品,對市舶貿易進行監督和管理,這便是市舶司的前身。

    隻是到了嘉靖元年,因倭寇猖獗﹐罷去浙江﹑福建二司﹐唯存廣東一司﹐不久亦被廢止。

    且不說,這將市舶司廢止,並沒有解決倭寇的問題,而且無疑減少了朝廷的進項。特別是在海上貿易日益繁榮的前提下,這更是白白錯失海上貿易增長所帶來的福利。

    “市舶之利不可小窺,若舉措得當,稅收所得動以千萬計,豈不取勝之於民乎?此策不損於民,而富於國也。”

    林晧然的筆寫到這裏,卻突然間停住了,眉頭微微蹙起,然後將紙張揉成一團,並重重地歎了一口氣。

    這個觀點似乎過於想當然了,其他地區的書生或許不明白。但生活在粵西,又親眼目睹電白港的盛況,如何不知道海禁是禁民不禁官。

    現在很多豪強將商品販賣到海上,從中攫取大量的利潤。若是真重開市舶司的話,那無疑是跟他們爭利,這些既得集團難道真是軟柿子不成?

    正是如此,他不能為了討好嘉靖帝,而跟著一幫大臣作對。若是持著這種論調,怕是不用殿試,鄉試都沒他什麽事了。

    “哥,怎麽了?”虎妞仰起臉蛋,那雙照亮的大眼睛充滿疑惑地望著林晧然,她不明白哥哥為什麽將寫得好好的文章突然撕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