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6章:肥牛火鍋(持續爆發萬更,今日第三更!)(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654更新時間:2019-06-30 16:28:40

    “綠蟻新醅酒,紅泥火鍋。晚來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其中的紅泥火鍋便明當時的火鍋是用紅泥燒製而成的砂鍋。

    南北朝時期由於石炭,也就是煤炭逐漸進入平常人的生活中,除了將石炭用於冶煉之外,人們也現石炭比木柴熱效率高,燃燒持久,便逐漸用於烹飪的用途。

    如今北宋的飯館裏,已經有類似銅皮火鍋的店鋪出現,對於火鍋這種食物,如今的叫法是“古董羹”,取名於銅皮火鍋煮開時出的“咕咚咕咚”的聲音。

    不過很奇怪的是,楊懷仁的所見所聞,和後世的記載裏描述的古董羹的主要食材原料來看,這古董羹並不涮牛羊肉,而是以涮菜為主,肉類還是主要以魚片和雞鴨肉片為主。

    楊懷仁覺得這可能跟宋人的習慣有莫大的關係,牛肉本來就很少,吃得起的人也少,一般都是醬製,或者做成肉幹來慢慢食用。

    羊肉在讀書人中間是主流的肉食,他們習慣了用聖人們延續下來的燉製羊肉塊的方法食用,羊肉本身隻需要加入少許鹽燉煮就是美味,所以在當下喜歡食用羊肉的人中,莫是涮,就連炒的方法用的很少。

    豬肉則是多用於炒製的菜式,加上百姓更喜歡食用肥豬肉,除了富貴人家用豬肉炒菜之外,尋常百姓更喜歡把肥豬肉煉製出豬油,而把煉製剩下的幹煸了似的豬肉剁碎了做成肉餅或者其他容易保存和製作的食物。

    楊懷仁決定今讓大家嚐嚐草原涮肥牛的美味。

    火鍋好不好吃,除了所涮的食材原本的味道之外,最根本的就是鍋底料的製作。這種在火鍋行業內看似很神秘的東西,實際上並不難製作,隻是各家各家的獨特風味而已。

    最基本的做法是,蔥薑,花椒,香葉,桂皮,大料,陳皮等香料先用牛油炒製,然後倒入少許白酒熗鍋,接著加入牛肉清湯,再添加少許鹽就可以了。

    當然,根據個人的口味,或者秋季進補的需要,還可以添加些香菇,冬筍,口蘑,枸杞等食材,或者一些開胃健脾等健體功效的中草藥材,甚至是添加一些水果片,也會有讓人驚喜的新口味。

    老湯的醇厚味道在這時候,比起新湯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剛一煮開,滿屋子裏彌漫的都是牛肉湯的香氣。

    楊懷仁一隻手不方便,但他還是親自把凍成塊的牛肉切成薄片,然後整齊的碼放了四五盤,菘菜就是現在的白菜,洗淨了切成大塊,使用的時候放到鍋裏自然就會散開。

    準備好一個炭爐,最後在火鍋裏適當點了一勺辣椒紅油,楊懷仁才吩咐仆子把自己特製的火鍋端了出來。

    懷仁出品,必屬精品,這可絕不是吹的。遊師雄本就不是什麽斯文人,吃起涮牛肉一點兒沒有怕燙嘴,趙頵現在是看見紅油就興奮,那吃相就更不用提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