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93章:宋朝的冰飲子(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888更新時間:2019-06-30 16:31:15

    這種方法也一直停留在少數術士和方士的圈子裏,很少被民間拿來使用。直到北宋,或者北宋前的五代時候,才被有心人用在了食物的製作上,用來做買賣。

    城內那些比較出名的冰飲子老店,大多應該是知道這樣的方法的,他們嚴格地遵守著行規,也沒有把這種方法外泄出來,所以他們的生意才做得好。

    而老百姓們,是沒有在夏獲取冰塊的途徑的。

    不過自古以來,曆朝曆代,官府也都有在夏季向宮廷、貴族和官員供應冰塊的傳統,叫做“頒冰”,這一點遠在春秋時期的《詩經》中便出現了最早的記載。

    到了北宋,除了官府建立冰窖,在冬季從附近的江河湖泊裏采冰收集起來預備夏季使用之外,由於北宋商業發達,財富積聚眾多,出現了很多達官貴人和富人在自家建立的“府第冰井”。

    另外還有用於商業用途的“商用冰窖”,的就是商人為了牟利而設立的冰窖。

    官府的冰窖供給宮廷和官府使用,規模是最大的;商用冰窖次之,一般沿河或沿湖而建,夏季裏向民間和商戶出售冰塊以獲利;府第冰窖隻供應自家使用,規模較,有時就是一口藏冰的深井而已。

    隻不過除了官府的冰窖在采冰時相對嚴格控製采集冰塊的質量以外,商用和私人的冰窖在采冰和藏冰的時候控製的都不怎麽嚴格。

    往往用這種野外的江河湖水封凍後的冰塊製作出來的冰飲子,食用了之後容易產生腹瀉等不良的後果。

    楊懷仁發明的冰棍兒,比起冰飲子來,優點還是很明顯的。

    首先就是製作方法上的優勢,相似的製作方法,城內冰飲子店裏大都做成了冷飲,而冰棍兒這種形式就顯得獨樹一幟了。

    其次,味道的控製上,楊懷仁可以完全不去考慮傳統的問題,他可以根據他的經曆和廚藝上的優勢,讓冰棍兒可以擁有更多的口味。

    最後,那就是銷售優勢和價格優勢。

    這一年裏隨園可謂名聲大噪,不光東京城裏,凡是來到京城的士子,還有商人們,進了京城,總是要去隨園嚐嚐那些新式的菜式的,不然感覺上仿佛沒來過京城一般。

    那十三家同隨園協議結成連鎖同盟的酒樓,也都會享譽大宋的著名酒樓,這樣的聲勢,可不是那些獨門獨戶的冰飲子店可以比擬的。

    在最後的價格上,楊懷仁如今已經不差錢了,原本他也沒打算靠賣冰棍兒賺錢積累財富,完全可以把利潤空間壓縮一下,讓冰棍兒的價格更加親民,隻要給那些連鎖的酒樓留出部分利潤空間就可以了。

    酷暑即將來臨,等製作冰棍兒的整套工藝成熟之後,在工地上頂著酷暑幹活的匠人們可以享受到這樣夏季福利,而城內的百姓們也可以吃上廉價卻高質量的降溫解暑的冰棍兒。

    楊懷仁想想便樂了起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