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07章:煙熏雞肉(下)(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93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1:20

    楊懷仁腦子裏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是這老和尚對這道煙熏雞肉的了解,並不是那麽的深入。

    從專業的角度講,製作煙熏雞肉,最好的材料就是雞胸肉。雞肉在普通人吃起來,不同的部位,整個味道和口感相差感覺也不是那麽大。

    但是對於一個廚子來,這樣的細微差距,足夠影響到成菜的整體品質了。

    比如,胸脯肉最嫩,適合製作成各種精致的菜式,不論是炒、炸雞塊、溜段兒,甚至剁碎了製作成雞肉丸子,都是最好的選擇。

    而雞翅上的雞肉塊,纖維細,容易入味,更適合用作燒烤,燉煮和燜,最後的雞腿,雞肉纖維相對粗大一些,緊密一些,更適合直接油炸或者鹵煮。

    如果用雞後腿肉製作煙熏雞肉,在煙熏的時候,煙熏香料所產生的味道,便很難滲入到雞後腿肉的內部中去,便容易產生外邊味重,而裏邊淡而無味的後果。

    楊懷仁正疑惑之間,老和尚接下來的處理,就讓他們目瞪口呆了。

    老和尚同樣把選取的雞後腿肉想楊懷仁一樣平放在砧板之上,但是他沒有用刀背去敲打,而是擼起了袖子,直接用手掌拍打了起來。

    他動作並不大,但是掌力拍打在雞肉上之後,仿佛隱約聽見雞肉纖維應力之後的清脆的斷裂之聲。

    這是楊懷仁來到大宋以來,第一次被別人的高超廚藝所震撼得不出話來。

    用手掌或手背拍打肉類來破壞肉類的肌肉纖維這種技法,古代確實有,但是到後世就早已經失傳了。

    電影裏演的那種用掌拍法讓肉質鬆軟更加入味的演藝,都是純粹為了誇張的戲劇效果而已,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就好比後世沒有人能一掌讓人筋脈盡斷,是一個道理。

    楊懷仁和老和尚這兩種對雞肉的處理方法,看上去原理是相同的,技法上雖然截然不同,但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其實也是殊途同歸。

    但是從最終處理好的肌肉的效果上來,在楊懷仁這個專業的廚子來,差異就是壤之別了。

    細節決定成敗,在煙熏雞肉這道菜的製作上,就顯得格外重要。

    好比用刀切出來的青菜,和用手掰出來的青菜,最終炒出來之後,入味的程度和口感,是有明顯差異的。

    在這一點上,楊懷仁不得不承認他落了下風,老和尚有內功,這是他占了便宜的一點。

    但僅僅是如此而已,楊懷仁並沒有因此就氣餒,他還是很有信心,在接下來的製作過程中,把失去的優勢,在其他的步驟中重新找回來。

    兩個人幾乎同時處理好了自己砧板上的雞肉,然後開始往生雞肉上加入糖、鹽、醬等各種調味料,對雞肉進行醃製。

    因為煙熏的過程,除了讓雞肉成熟之外,也是一個讓熏料入味到雞肉中的過程,所以醃製的時間不需要太長,否則反而導致基礎的味道太入味了,煙熏味的特點反而不那麽明顯。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