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850章:意外驚喜(1/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26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2:55

    楊懷仁誇下海口要給大家做一頓蘑菇大餐,自然不能言而無信。烤野豬肉自然是一道大菜,不過光吃肉也會覺得膩,再來一份蘑菇湯才更健康。

    蘑菇的做法其實真的太多了,炒菜、煎炸、煮湯,等等等等,幾乎所有的烹飪手法都可以用在蘑菇身上,而且蘑菇那種鮮美的味道總會帶給我們驚喜。

    晾幹的蘑菇,用來做湯或者燉菜是最好的。有人會認為晾幹的蘑菇會損失了它原有的味道和營養,其實結果恰好相反,經過然晾曬和風幹的蘑菇,隻不過是經曆了脫水過程而已,營養價值是不會受到影響的。

    而且不僅僅如此,經過了然晾曬和風幹的幹蘑菇,味道的精華實際上經曆了一個濃縮的過程,當再次遇水釋放出來的時候,原本自身的腐朽和腥臭味不見了,但真正的蘑菇鮮美滋味卻更加明顯了起來。

    幹蘑菇在使用前要先用清水洗淨表麵的塵土和雜質,然後再換清水泡發,原本已經幹癟的身軀吸水之後又衝洗飽滿了起來,恢複了最初被采集的時候的樣子。

    楊懷仁泡了好多村民儲存起來的幹蘑菇,在分類之後大概泡出來滿滿的幾個大木盆,當他準別用泡好的蘑菇做一道簡單的蘑菇湯的時候,卻有了一個意外的驚喜。

    之前他在穀倉見到這些幹蘑菇的時候,根據蘑菇的形狀大致認出了一種比較常見的食用菌,像羊肚菇、仙人環等種類,即便是晾曬幹癟了,也還是能分辨出原來的形狀和樣貌的。

    但有一些種類的蘑菇,形狀本來就差不多,甚至如果不仔細觀察顏色,都是沒有什麽區別的。

    而幹癟了之後,便不太容易被認出來,或者容易被當做了別的種類給混淆了。

    但是當這些幹蘑菇吸水恢複了原狀,他們原本的形狀和顏色上的細微差別,就比較容易分辨的清了。

    在盛放雞樅菌的木盆裏,楊懷仁忽然發覺有少數的蘑菇和其他的雞樅菌長的竟然不太一樣,沒有明顯的傘蓋,而且實體的柄也更粗大。

    他挑了一個體型較大的放在手心裏,然後移步到火光下仔細察看,等他用壓咬下一塊細細品嚐過了之後欣喜的判斷,他竟然發現了這一株並不是雞樅,而是一種更珍貴和稀有的蘑菇——鬆茸!

    中國人食用鬆茸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在東方文明的萌芽時期,人類便已經發現了鬆茸的食用價值。

    最初的鬆茸在中國的分部範圍還是很大很廣的,幾乎可以跨越了大江南北,在森林裏都有它不同種類的分布。

    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以及沒有保護性的采摘,它才逐漸變得越來也少,分布範圍也變的越來越,到最後才變成了一種珍惜的食材。

    而且最初的鬆茸,是被粗略的劃分在鬆蕈這個大的蘑菇分類裏的,隨著人類對食物更高的要求和分類學的進步,到了北宋,在仁宗時期編撰的《嘉祐本草》中才把鬆茸單獨劃分成一個種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