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956章:驢肉火燒(上)(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598更新時間:2019-06-30 16:33:44

    盧進義知道軍中的規矩,他雖然也是中了武舉的,但是畢竟沒有任何從軍的資曆和功勞,乍來就給他個官銜,他也怕旁人閑話他是靠關係上位,不光是他,連楊懷仁臉上也不光彩。

    他更樂於接受楊懷仁的安排,自信憑著自己的一身本領,將來是一定能建功立業的,到時候再升他的官,也就名正言順了。

    盧進義就這麽心情大好,作為冀州本地人,又知道楊懷仁和身邊的那些兄弟們都是愛好美食的吃貨,每到一個地方,他都熱情的介紹當地的特色美食。

    起冀中大地上古往今來最出名的美食,那不得不非驢肉火燒莫屬了。

    即便到了後世,驢肉火燒也是冀中平原廣大百姓最喜愛的一道平民美食。

    隻是外地人聽過驢肉火燒的大名,卻不知驢肉火燒,在冀中還有兩大分支。

    一支是發源於保定漕河流域的保定驢肉火燒,另一支是揚名於河間的河間驢肉火燒。

    追溯這兩大驢肉火燒的起源,多是民間傳,最早的傳來自唐朝初年一個“殺驢煮秫”的民間故事。

    話太宗李世民還沒當皇帝那會兒,被高祖李淵封作秦王,率兵征討冀中一代還沒有歸降大唐的竇建德,路過河間的時候,支持李唐的百姓為了犒勞秦王,便殺驢煮秫款待李世民和其麾下的將士們。

    李世民單吃驢肉覺得味道不夠,便用當地的一種燒餅,從中間橫著拋開一分兩半,然後夾了驢肉來吃,發現這麽吃味道更美,於是便從此有了驢肉火燒這種食物。

    但民間傳終歸是傳,並沒有什麽確實的記載可以證明李世民就是那個發明了驢肉火燒的人。

    有記載的曆史裏,保定驢肉火燒的卻是起源於北宋年間。起來這跟大運河還有莫大的關係。

    京杭運河雖然是隋朝年開鑿,但當時隻是供隋煬帝楊廣下江南方便,以及從江南調度軍糧所用,老百姓並未嚐到多少切實的好處。

    而到了經濟和商業大發展的北宋,朝廷為了南北交通的順暢,才加大力度重新拓寬和加固原有運河航道,又新開鑿了許多支線航道,建設了許多河港碼頭,才讓大運河的運輸和商貿逐漸繁忙起來,逐漸成為溝通南北的運輸大動脈。

    當時的保州漕河區域,便在連接了大運河重要支線——冀中運河的漕河兩岸選址建造了碼頭,借以從南麵運輸糧食和鹽鐵等貨物。

    也正是因此,在漕河碼頭應運而生了以搬運糧食為生的漕幫和以搬運鹽鐵為生的鹽幫。

    兩個幫派為了爭奪利益,爭鬥不斷,後來漕幫大勝,為了重重打擊對手不讓鹽幫翻身,漕幫便把鹽幫賴以生存的用來在陸上運輸貨物的驢子全部殺掉,做成了驢肉火燒食用。

    這也就是保定驢肉火燒的有記載的最早起源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