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66章:玉錦園(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62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5:40

    從漢朝起,國家製度裏就有了養老的意識了,隻不過限於財政,漢唐時期隻是在像京城這樣的大城市,才有些類似於後世養老院的機構出現。

    但更多的,是來自於官府引導,民間的社會名流自發出錢的善舉,象征意義比較大,實際意義和普及程度,還遠遠算不上是養老製度。

    而到了趙煦在位的時候,他就提出來一條福利百姓的措施,之前的尊老製度,隻不過是對城市裏年過六十的老人每月提供“食錢”,而他更是大膽的要把這種“食錢”普及到大宋每一個角落。

    所謂的食錢,也就是最早的養老金了。再一件讓大家更驚訝的事情,負責這項製度施行的人,就是那位後來的大奸臣蔡京。

    蔡京後來幹了多少壞事且先不論,但在這件事上,他還真是難得的做了一件好事,把養老金製度推廣到整個大宋,這種成就可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當然,這並不是為他洗白,而是公正的事,或許蔡京在這件事上兢兢業業,也隻不過是為了讓他能扶搖直上的手段而已。

    宋朝能做到這一點,別的所謂強大的朝代做不到,其實原因很簡單,宋朝富,即便宋朝活動性的稅收很低,但每年朝廷的財政收入,還是在曆朝曆代裏笑傲群雄的。

    這可不是比第二名高處一點半點,而是第一比第二三四加起來,然後再翻了倍還多的神奇存在。

    財政收入高也不代表朝廷就富,因為官員收入高,朝廷的支出也很高,花錢花的大手大腳的,像朝廷從民間獲取物資,都是給錢的,連皇帝也不例外。

    宋朝的皇帝都愛麵子,絕不想被扣上個與民爭利的壞名聲,比起其他朝代很多時候征就征一文錢不給可好多了。

    民間的富裕,就更不用了,當年司馬光曾經過“世風日下,販夫走卒皆著絲襪”,就明哲宗朝前後,宋朝仍然是非常繁榮富裕的。

    也許司馬光老頭兒隻是看到了東京城裏最繁華的一麵,是個人就穿的起絲質的襪子,聽起來有點誇張,不過這正是宋朝經濟富強百姓富裕的一種展現。

    所以宋代人重視食品安全,也就不足為奇了。

    吃不上飯的時候能吃上飯就滿足了,誰還在意味道如何,吃完了會不會生病呢?

    而宋朝的食物大發展,也是托了宋朝富裕的福,這麽來,楊懷仁這個廚子能來到大宋,也是生逢其時,換了一個朝代,哪裏來的那麽多有錢百姓去照顧他家隨園的生意呢?

    玉錦園這種機構也許聽起來很是平常,但是仔細想想,也許就這這樣的細節,反應了宋代的社會風貌,當朝廷和百姓都非常關心和在乎食品衛生安全的時候,這才能算得上是盛世。

    隻不過這個盛世也麵臨著巨大的危機,軍隊在安逸的生活環境中容易失去了戰鬥力,而朝堂上自大又迂腐的對外政策,便印證了那句“死於安樂”的話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