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92章:江口鎮(1/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836更新時間:2019-06-30 16:36:21

    利豐監在通州靜海縣,之所以把鹽監設在這裏,是因為整個通州幾乎全都是鹽場,海邊的薄地,種糧食是不收不了多少的。

    自古以來這裏就是鹽場,所以老百姓也一直以曬鹽和打漁為生,鹽場並不是朝廷辦的,朝廷設置的鹽監隻是管理這些鹽場,並按照固定的價格強製從鹽場收購成品海鹽。

    這樣的鹽證其實給朝廷省下了不少管理鹽場的人手和費用,至於下邊鹽場主如何賺錢,朝廷是不管的。

    靜海縣東南二十裏長江邊有江口鎮,鎮上便是官辦船場的所在了。

    楊懷仁的了解裏,北宋前半段是有海禁的,直到神宗元豐年間才開放海上貿易,算起來距今不過十五六年而已。

    但楊懷仁同時了解到官辦船場其實從仁宗慶曆年間就有了,也曾經輝煌了三十年,直到最近十來年,才逐漸衰敗下來。

    這兩件事明顯是相互矛盾的,既然從仁宗慶曆年間到神宗元豐年間大宋的有海禁的,可為什麽偏偏一個專門製造海船的船廠卻能輝煌?

    反倒是開了海禁之後了,船廠又漸漸衰敗了呢?楊懷仁認為,這種矛盾的存在,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某些曆史學者把大宋以及之前漢唐時的海禁方式和明清時的海禁混為一談了。

    明朝雖有鄭和下西洋,但之後並沒有讓明朝成為海洋大國,反而開始逐漸開始全麵海禁,到清朝,更是進入了閉關鎖國的時代。

    而之前的漢唐宋元時期,所謂的海禁和明清的海禁含義上有所不同。

    有些曆史學者認為,很多正史野史的記載裏,都有記錄宋朝海禁法律頒布的記敘,也確實直到神宗元豐二年才廢除海禁法令。

    但這應該是文字理解上的偏頗了,因為從同一時期外國曆史的記載,比如當時中東地區的曆史記載來看,大宋仁宗年間就有大批商船開始海上貿易了。

    全球通史研究裏,也證明了這一點,不論是東南亞部分曆史記載還是印度洋沿岸的印度、阿拉伯以及東非部分國家曆史的記載裏,也證明了大宋在當時是海貿大國。

    甚至在神宗元豐年之後,大宋的海商商隊開始超過大食商人,成為海商貿易的第一大群體。

    明朝鄭和下西洋裏最大的旗艦是五千料大船,但國外曆史裏記載的宋朝海貿大船裏,有明確記錄的超過五千料的大船就超過七艘之多。

    種種事實證明,宋朝的海貿是非常發達的,所謂的海禁根本就不存在。

    所以這麽理解的話,再回頭仔細去看咱們的曆史,就發現大宋的海禁不是禁海,而是禁人和禁貨。

    禁貨很好理解,就是某些物資,朝廷是禁止進行海上貿易的,和當時路上貿易有禁貨清單應該是類似的道理。

    而禁人,則是在海上貿易的初期,朝廷隻允許指定的商人進行海上貿易,並設置市舶司進行有效的管理,對於百姓私下裏的海上貿易是禁止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