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93章:蘇軾下廚(中)(2/2)

作者:呼啦圈大神字數:6968更新時間:2019-06-30 16:37:28

    就這樣,一條彈塗魚便被釣到了,聽起來很簡單,但卻十分講究技巧和經驗,鉤魚的時候也需要非常精準,有些高手拉鉤的手法精妙,讓這個過程變得非常快。

    甚至普通人的肉眼都沒有看清楚怎麽回事,可謂達到了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速。

    彈塗魚的烹製其實很簡單,並不需要多少調味料,隻需要把彈塗魚洗淨,加一些鹽,用清水煮出來就非常美味。

    有些人有口味的需求,會添加不少調味料,比如辣椒等等,但實際的,彈塗魚的肉質清淡,隻需要少許鹽或者醬油就可以了,加入別的味道比較重的調味料反而讓魚肉的鮮味損失了。

    蘇軾的廚藝雖然不算專業的,但手法卻很熟練,一道海黃鱔燜米飯和一道水煮彈塗魚,雖然做法簡單,但他卻表現出極大的認真和樂趣。

    不做飯的人或許不懂,享受美味是幸福的,而烹製美味的過程,同樣是感受美味的一種,做菜的人擁有一種別樣的快樂。

    燜飯還在火上燜著入味,彈塗魚也在咕嘟咕嘟煮著,東坡先生又拿出一種楊懷仁不認識的食材來。

    沙蟲的名字聽起來挺恐怖的,但實際上沙蟲確實一種非常具有食趣的食材。

    沙蟲在南方海邊有廣泛的分布,營養價值甚至可以和著名的海參和魚翅相媲美,甚至有點不客氣的,海參和魚翅的味道很難被烹製出來,不是專業的廚師是做不好這些貴價食材的。

    但沙蟲便顯得更草根,也更接地氣了,即便不用很高的廚藝,用最簡單的炒或者油煎,就能發揮出沙蟲的鮮嫩脆爽的味道來。

    蘇軾跟楊懷仁開玩笑道,“懷仁友,老夫請你吃沙蟲,你不會不敢吃吧?”

    楊懷仁笑答,“先生做的,必然是美味,學生自然會吃個幹淨。”

    他是北方人,雖然沒怎麽接觸過沙蟲,卻也知道沙蟲的大名,以前也是接觸過被晾幹的沙蟲幹的。

    在這裏,蘇軾用的是新鮮的沙蟲,當地漁民把沙蟲叫做沙腸子,是一種很家常的食材。

    比起晾曬後的沙蟲幹,新鮮的沙蟲雖然看起來有點嚇人,有點像大號的蚯蚓,但長得醜不要緊,沙蟲的味道卻是極其鮮美,很多漁民甚至會鮮食。

    東坡先生的做法是把新鮮的沙蟲洗淨去沙後,就用剛才幹煸海黃鱔的油鍋,用油煎的方式把沙蟲煎製。

    因為沙蟲肉質很嫩,所以並不需要很長的時間,隻需要翻炒幾下,什麽調味料都不用加,即可出鍋食用。

    不過新鮮的沙蟲畢竟還有一些海腥味,東坡先生又切了幾種當地的時鮮蔬菜的菜葉,再剁上一些蔥碎,花花綠綠的加入到油煎沙蟲裏,稍事攪拌一下,菜才算做好。

    楊懷仁越來越對東坡先生的廚藝感興趣,這三樣菜,都是儋州當地的特色食材所做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