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59章 本源(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540更新時間:2020-05-25 15:19:55

    鄭玄笑笑,“茶好,酒更好!”

    斐潛哈哈一笑,說道:“願聞其詳。”

    “將軍之茶,清心明誌,固然是不可多得之物……然山野之中,亦有花入茶者,木入茶者,果入茶者,皆為茶名,混淆試聽,不知真假……”鄭玄緩緩的說道,“酒則不然。器、粟、水、曲,皆求盡善也,方得好酒,又棄糟粕,僅留瓊漿……”

    斐潛用兩根手指的指背,來回搓了搓下巴上麵的胡須。

    鄭玄這樣的說辭,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這個道理麽,其實並不怎麽靠得住。

    雖然到了漢代這麽長時間了,也像是大多數的漢人一樣,斐潛開始留起了胡須,但是斐潛依舊沒有養成多麽細心照料胡須的習慣,更不用說像是關二爺一樣,出門在外還要特別給胡須穿個褲衩肚兜什麽的,基本上都是讓胡須自由生長,就算是用手摸胡須的時候也很隨意,揉一揉搓一搓的都是基本操作,像是很多文人墨客拈花指模式的摸胡子,在斐潛身上完全看不到。

    胡子,就是胡子而已。胡子是男性的一個象征,但是並不反過來說,胡子就是男性。

    鄭玄說辭就像是表示胡子就是男性一樣,邏輯上略微顛倒了。

    就像是後世那一句名言,“取之精華,棄之糟粕”,似乎大家都聽過,都懂的,但是實際上這句話的重點並非和旁人爭論什麽是“精華”什麽是“糟粕”,也並非是說應該“取”多少,應該“棄”多少,而應該是知道這樣的一個方法之後要有這樣的一個過程。

    就像是吃飯一樣,牛排是一種食物,玉米餅也是一種食物,但是不能說牛排就是精華,玉米餅就是糟粕,抑或是看見因為牛排昂貴,便挑食,拒絕其他類型的食物。感知到食物,吃下去,吸收營養,然後將殘渣排出去,才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重要的是這個吃飯的過程,而不是站在一旁評論標準。

    滯留於口頭上的支持和評論,不可能讓人吃飽。

    因為旁人的標準,終究是旁人的標準,就像是有人對花生過敏,有人對蝦過敏等等,體質不一樣,所謂的精華和糟粕也自然不同。

    “川蜀之中善養蠶……”斐潛笑嗬嗬的說道,“不知鄭公見過沒有?”

    “蠶?”鄭玄愣了一下,然後說道,“老夫略有耳聞……”

    斐潛點點頭,說道:“飼蠶,以桑為佳。若以桑為食,產絲潔白,綿長,乃製錦上上之選也,若是雜葉,則絲黃灰,多易斷也,品相不佳……然蠶多葉少,摘采亦有盡……敢問鄭公,此時,當絕蠶之食,抑或是喂食雜葉?”

    鄭玄皺起了眉頭。

    蠶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因為困住蠶的,不是別的,而是蠶寶寶自己選的桑葉,自己吐的蠶絲。

    就像是當下的士族。

    那些絲,就是士族自己選擇的,掌握的,然後吐在自己身上的……

    斐潛在後世曾經聽到一個理論,叫做“信息繭房”。知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信息,上古的人將信息用文字,或是圖畫留存下來,後人懂了,便是信息的一個傳遞的過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