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84章 人生,人神(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734更新時間:2020-06-12 20:41:28

    種劼和韋段對視了一眼,都不由得點了點頭,接受了雲逸這樣的說詞。因為這樣的解釋,從邏輯上是可以說得通,也符合大漢當下普通百姓的認知。五行對應五帝,然後天下事物都在五行之中,加上陰陽變化,就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宗教世界觀了。

    基本盤沒什麽錯誤,接下來就是在基本盤麵上矗立什麽架構,來改變原本有暴力傾向的『五德終始說』1.01版本和有些bug的『天人感應說』4.04版本……

    『炁乃先天之靈,萬物誕而攜之,散於長也,炁盡則亡……』

    雲逸繼續補充新道教規則的第二條。

    這就解釋了人類和其他生靈的生老病死問題,有的生病,有的沒病,有的早夭,有的晚死的原因,簡單易懂,直截了當。

    其餘三人思索了一下,點頭認可。

    『先天之炁,各自有定數,然德補續之……』

    第三條。

    宗教的基礎向善理論。當然,也會因此演化出什麽『采補』、『吸血』之類的東西出來也是在所難免,不過大體上規勸信眾向善積德,是一個宗教賴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東西,否則遲早都會出問題。

    『先天之炁,後天之德……』譙並略有所思的喃喃重複著。

    雲逸點了點頭。

    原本道家也有先天後天之說,也有一炁化三清等等,但是比較含糊,也沒有能夠具體規範起來,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搞什麽『道可道非常道』,讓人莫名其妙雲裏霧裏,不利於宗教推廣。

    宗教想要推廣,就必須簡單直接。太過於複雜的體係,其實很不利於複製和黏貼。

    現在如果采用新道教的理論,那麽先天的『炁』就是各個人的不同的起點,至於成長走得如何,則是靠後天積累的『德』。這樣的說法不僅僅是可以滿足士族世家的需求,也可以適應普通百姓的精神渴望。

    新道教甚至還有一定的麻痹穩定,消除社會階級矛盾的作用。畢竟現在依舊是封建社會,生產力和生產技術不可能提供新的社會模式的土壤,所以剝削和被剝削依舊還是整體封建社會階層之間的主題。

    『以道方可求德,立道則德聚,德聚則化炁,如此便為造化也……』雲逸最後說道。

    這也是最後的歸納,也是新道教生存的根基。『炁』和『德』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隻有所謂的『道』,才是日常生活當中可以遵循,可以做的事情,所以一切的發散的虛無體最終落到了具體的實際事務上,『道』。

    『如此說來……』種劼沉吟著,『世間人人,皆可修道?』

    『然!』雲逸點頭。

    譙並恍然而道:『世人皆有道,國自有德也!五德方有炁,天下可長存!』

    這就是『五德終始說』的改進!

    也是『天人感應說』的變化!

    之前的『五德』也好,『天人』也罷,都是好像大減價白送的,是上天的安排,是命中注定的,就像是不要還非要給的那種,所以劉邦那種二流子,也就成為了赤帝之子,漢武帝也就成為了天帝之子……

    對吧?

    人的一生,或許很多事情能夠自己決定,但是自家老子是誰,這個真不用自己決定。生下來就這麽定了,或許有糊塗的,但是肯定不是自己選的。

    『五德』的問題,就是若定下來了下一個的『德』,那麽不管是巧取豪奪,還是坑蒙拐騙,隻要不擇手段的將前麵的一個『德』打敗,或者說等自己登上去了,那麽自己不管之前是不是『德』,反正就成為了當下的『德』,而將來也會有人用同樣的方式,同樣的方法來對付自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