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610更新時間:2022-06-14 15:09:13

    斐潛搖頭,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人都是有私心的,這是天性,無法避免,更不用說是在漢代了,想要像是遊戲一樣,手下都是滿值忠誠度,略有下降便加個薪送個破瓶子罐子什麽的便可以劃拉一下又升上來……

    不過,這些人其實也沒有想到,斐潛和龐統要借這一次的機會,好好整頓一番,所以也同樣冷眼看著,等著這些人掉進坑中來。

    治國理政,真的隻是下個命令就能完事的?

    交代一句左口袋倒騰到右口袋,錢財便不減反增?敘說一聲什麽利民政令下發了,百姓便可以立刻生活指數上升十幾個華萊士?

    斐潛拍了拍桌案上的一大摞之前韋端杜畿等人寫下的自陳表疏,

    斐潛說道,

    龐統問道。

    ,就是漢代最初還算是比較清明的時候,展開的一項吏治工程。由地方長官,一般是各地郡守,定期的向朝廷上報文書,寫明具體地方的管理治政情況,然後朝廷根據上計的情況,進行考核評定。

    原本規定,是每年的年終,都要有各地郡國的攜帶著,到京師上計,被稱之為,就是每年交一次作業,然後三年要交一次大作業,被稱之為。

    這個政策,其實在秦朝的時候已經有了,在漢代確立下來,形成比較完備的製度,甚至還有專門的律法,,並且明確規定了兩層的上計模式,也就是鄉縣先上計到郡國,然後郡國匯總再上報朝堂。一般來說,鄉縣上計在秋收之後,而郡國上計則是在冬天歲末。

    上計的內容也有要求,包括戶口,墾田,錢糧,盜賊等等,一開始的時候上計也很受重視,甚至主持上計的是皇帝本人,最不濟也要由丞相和禦史大夫同時進行考核,丞相主要負責向皇帝匯報上計考核的情況和結果,而禦史大夫則是負責審查核實郡國上計的真實性。

    漢武帝之時,對於上計非常重視,但是到了東漢時期,上計就漸漸的變成了尚書台的事情了,再往後來,就連尚書台都不太管了。

    而到了漢靈帝時期,就連皇室貴胄都敢借口說道路擁堵,拒絕和朝堂通信往來,更不用說什麽上計或是大課了。

    同時,漢代最開始的時候,刺史是監察官,跟明朝的巡撫差不多,為巡行郡國,刺察守相,歲盡就要返回京師上奏,其奏事的時間正好是郡國上計的時間,所以原本刺史的奏事有非常大的作用,常常可以以此來鑒別郡國上計的真偽。

    可惜在東漢之後,刺史漸漸從監察官變成了地方行政官,常駐地方,也就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甚至漢代還有的製度,就是會派遣官吏到民間聽,如果有出現什麽地方官吏在地頭田間風評極差的,便是會啟動核查程序,而這樣的行為基本上是不通知地方官吏的,也不和地方官吏有什麽交集,直接歸屬於朝堂。

    所以漢代不是沒有好製度,甚至可以說,封建王朝之時的監察係統未必會比後世差多少,但是就看執行力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