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610更新時間:2022-06-14 15:09:13

    斐潛點了點頭,但是又搖了搖頭,說道:

    漢代做官,沒有特別說明具體任職期限的,一般來說,除非是真的不想做了,否則都可以不退休,直接當一輩子的官。

    雖然說上計之時,考察監督,也有升降,但是因為的問題,導致這些官吏即便是上計出現了一些事,隻要能夠大體上表麵糊弄過,比如掛靠到所謂天災的邊上,也都不會受到嚴重的懲罰,甚至到了東漢時期,往上塞夠了錢,就自然萬事大吉。

    天人感應,就是漢武帝最大一塊石頭,然後砸在了自家的腳上。華夏地域廣闊,天災自然不可能避免,一旦出現天災,就代表皇帝犯錯了,而皇帝自然不會有錯,那麽三公就出來背鍋。

    於是乎漢代官場之中,官員進出仕黜,司空見慣,官海沉浮,也是隨意,或有起家就是兩千石一步到位的,也有才當了三四天的三公轉眼就被罷黜的,甚至還有剛剛下了出任地方官,連京師城門都還沒有走出去,然後又專任另外一個地方,再走了幾十裏重新追回來又擔任九卿的……

    因此在做這樣的情況下,漢代官吏基本上對於官職變動根本不是很在乎,民間也對於官吏丟官習以為常,比如就有因為受到上司的指責,說某件事情錯了,要求其免冠認錯,然後就說什麽,然後幹脆直接去官還鄉,還博取了不少人交口稱讚,認為其灑脫出塵,乃名士之舉。

    因為天災罷免三公,誰都知道是怎麽回事,所以幹得再好再辛苦,然後一個災害就白搭,這樣會有人努力勤政麽?這樣的三公罷免,自然也不可能治罪,所以這些回家笑嗬嗬,愁眉苦臉登上堂,然後到了地方官吏,還有可能罷免後治罪麽?天一般大的錯,十幾萬人顛沛流離,最終都沒罪,頂多就免官而已,老子就這個小地方,拿點用點,又有屁大的罪?

    所以漢武帝之後,整個漢代的吏治就漸漸荒廢了,也就成為了一種必然。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漢武帝以天人感應忽悠天下人,後來天下人就開始忽悠他的後人。

    而現在斐潛所做的不同。

    蝗災來了,斐潛親自帶著人頂在了前麵,遏製了蝗災,這在原本的漢代,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按照慣例,蝗災一起,百姓受災,顛沛流離,然後總要給個說法,斐潛按照慣例將鍋甩給,也就是龐統荀攸,讓其中一個人下課背黑鍋,這事就算平了,至於那些困苦的百姓,誰都懶得去管……

    斐潛沉聲說道,

    隻是罷免官職,不進行論罪,對於官吏是沒有任何震懾力的,犯了錯,出了事,便警告一番,先免職,然後等民眾關注點退去之後,悄無聲息的換一個地方繼續當官,對於這些蠹蟲來說,簡直就是再好不過了。

    斐潛看了一眼龐統,若是按照三國演義當中龐大爺的做派,怕是多少也要有一個的評定。

    龐統自然不清楚斐潛想的是什麽,他則是在考慮另外一件事情,

    斐潛點了點頭,明白龐統是什麽意思,但是依舊很堅決的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