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023章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548更新時間:2023-12-12 20:39:06

    龐統微微仰頭,『優劣……其實有很多很多,而且某也不過知曉皮毛而已,若是說精通此事,還是主公方可稱明察要害,普天之下莫出其右。某就說這司馬五勝之言,這頭一個字就是錯了……司馬言關中以莊合勝屯散,然實際莊合之重者,山東甚利於關中也。』

    『啊哈?』斐蓁愣了一下,他原本以為龐統說司馬懿的言論有錯誤隻是某些問題上有偏差,但是沒想到這偏差竟然是這麽大,是完全相反的!

    『為上者,當明利害。』龐統微笑著說道,『若是偏聽偏信,何可為信?曹軍號稱百萬,可信之否?曹軍進軍上黨之兵,實則一般……此乃田忌賽馬也……』

    別人說什麽就信什麽?

    那自家的腦子呢?

    斐蓁肅然而道:『受教。不過這……莊屯之言,究竟為何?』

    龐統點了點頭,說道:『光武之後,大漢之弊,便為山東棄商鞅而類齊魯是也。商鞅之法,乃法殆於民,而齊魯之亡,亡於田氏也。人有欲,衣食溫飽,皆大欲也。主公如今行法於關中,類商鞅又非商鞅,其要便是製人欲而統之,散而集之,上有綱目,下有欲足,此法乃新法,主公未言名之,某亦深以為然。法可法,不可名法,可謂時法也。』

    『因時而變,因地而變。若以名法,便為死法。』龐統說道,『此乃法製之要也。山東之法,實為莊園之法。地方豪強聚地為利,以抗衡朝堂。光武以地方豪強而立國二百年矣,今山東豪強之勝,莫過於曹氏……故而司馬之言,莊合屯散之語,乃顛倒乾坤,混淆黑白也……』

    曆史總是螺旋式的上升,從西漢到東漢,實際上是有了一次大規模的曆史發展的倒退。

    春秋時期,周王朝實際上就類似於中世紀的大封建領主,是大莊園模式,對於民眾的剝削和壓製,階級的固化和統禦是非常重的,血統論和知識壟斷是春秋時期的主流,而到了戰國時期,許多人不滿意階級的固化,開始抗爭和推翻腐朽的血統老貴族,也才有了最徹底的打破階級固化的商鞅變法。

    二十爵位,不論出身,不看血統,任何一個秦人都有可能獲取爵位,提升階級,這就使得所有的秦人頓時爆發出了超出尋常的熱情。但是商鞅變法就是一定全部都是好的?

    並不是。

    所有的律法,都是階段性的利好。

    如果有什麽律法在幾十年都沒有進行過修正,那麽一定就是哪裏出現了問題。

    因為社會整體是會發展,會變化的,原本商鞅的利好,爆發出了秦國無比的生產力,積極主動性,但是在秦國後期就出現了各種問題,而秦始皇沒有察覺到這一點,而秦二世又是昏庸無能,於是秦國就死了,死在了這個被養得越來越大的欲望上。

    『春秋之時,天下為一莊,盡歸於姬氏。』龐統緩緩的說道,『然戰國一分為七。秦一統,統禦之道與周時所不同也,同文同軌同律,此為尚上之禦,而民乃分治也,天下分九州。光武而後,一十三州……世子可知,如今川蜀之地,南中建寧一分為三……此為何也?上當禦統,民當治分是也!』

    東漢是曆史上生產力發展倒退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東漢的大地主階級複辟了。地方上的宗族,教門等形成了龐大的體係結構,隻是追求個體的利益,和中央集團的整體利益相互違背,產生出絕大的認知偏差。甚至有人有地方開始覺得自己對於國家貢獻巨大,所以理所當然應該是國家老大,其餘的其他地方的人都是鄉巴佬下三濫一樣。

    至少當下冀州豫州的人就是這麽覺得的。他們覺得是他們為大漢國貢獻了絕大多數的賦稅,而西涼北地天天都在吃財政飯,年年都伸手要錢,這樣的窮親戚鄉巴佬又有什麽用,早切了丟出去早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