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27章:也許是沙門的機會(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22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49

    劉彥不好享受……或者覺得沒有到享受的時候,接待各國使節的場所也就不存在什麽富麗堂皇,實際上就是在城外的軍大帳接見各國的使節。Ww W COM

    “漢國的一些行為令人不得不懷疑他們是不是炎黃苗裔。”孫綽匆忙進城,結果是被通知接見的地點在城外軍營,文青病的影響下少不得是要些牢騷:“不重視禮節也就罷了,看著很像是胡人作風。”

    故有趙武靈王趙氏贏姓的雍學習胡人,有了“胡服騎射”的改革,但趙雍是在文明全麵優於胡人,軍事上亦是強於胡人,等等的前提下才搞的軍事改革。哪怕是那樣,學習胡人的趙雍也被列國所側目。後麵趙雍被子嗣軟禁導致餓死,列國中的一些人非但沒有同情,是一種看笑話和覺得受到報應的心理。

    趙雍學習胡人的胡服騎射讓戰國時期的趙國一躍成為三大霸主之一,得了好處的趙人覺得怪異,看笑話的列國覺得搞笑,是不是證實當時已經有了華夷之辨?

    華夏文明一種有一種優越感,那是建立在長期出於強者的地位所帶來的驕傲,尤其是到了西漢與匈奴的百年戰爭之後,華夏文明的驕傲到了巔峰。正是那股驕傲使得哪怕是東漢末年諸侯混戰不斷,甭管是諸侯混戰早期的公孫瓚、孫策和劉璋,又或是蜀漢、曹魏、孫吳時期的這三家都能在互相征戰的同時逮著異族一頓猛揍。

    東晉朝廷應該是最沒有資格鄙視誰有胡人之風的那一類,就是他們的“前任”大肆武裝胡人才導致中原失陷,後麵又被胡人壓在南方長期猛揍,但長久的文明優勢卻給了大多數人一種慣性,那就是明明被胡人教訓得滿頭包依然可以蔑視胡人。

    孫綽在某些方麵真的沒有錯,劉彥這個不是貴族出身的人很難去講什麽禮節,那是因為劉彥真的不懂。劉彥不懂不要緊,漢國少有一些禮法大家,沒有人去重視和建設禮儀,幹什麽都不會有什麽曆史底蘊,硬要形容就是漢國現在處於暴戶階段,尚未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禮節的洗禮,導致極度重視軍事的漢國真有點胡人之風。

    “那不是南邊朝廷的那些人嗎?”拓跋孤對孫綽的印象源自於泰山的初見。代國不流行什麽詩歌文化,他對於南邊一些大詩人、大書法家、玄學家之類的完全不懂,僅僅是認為南邊就沒有一個正常人:“一邊走一邊叨叨叨,是不是剛吃五石散?”

    對,包括代國在內的列國對南邊的那些人最大的了印象就是喜歡嗑藥。那是因為南邊的世家大抵如此,再來就是一些喜歡嗑藥的人非常出名,比如“竹林七賢”的那些人和“聞雞起舞”的那兩位,差不多也就是庾亮顯得另類一些(不嗑藥)。

    覺得孫綽喜歡叨叨叨的可不止是拓跋代國的眾人,慢慢匯集到軍大帳前方的眾人,有一個算一個都看出孫綽很喜歡話,尤其是孫綽叨叨叨的時候是雙手別在腰後做出大詩人狀。

    東晉朝廷剛剛曆經大敗,三郡之地那邊的軍隊全軍全軍覆沒和國丈被俘,南陽郡被漢軍輕易攻克,水軍亦是損失慘重。之前的列國對東晉朝廷早沒了畏懼,他們更是不再承認東晉朝廷是什麽正朔(領袖),再因為國勢的轉變,看不起弱國絕對是世間的一種共性。

    眾人之中僅有張氏涼國那邊的人會選擇靠近東晉朝廷等人,張祚甚至是擺出一副逮到偶像的模樣過去和孫綽寒暄。

    原本在叨叨叨的孫綽是一種憤憤不平的模樣,他是被張祚一陣吹捧之後才算是感覺良好了一些,用著矜持而又傲嬌的態度與張祚進行交流,可得都是一些什麽詩、書法之類的閑話,國事的交流那是一點沒提。

    孫綽的矜持和傲嬌源自一點,張氏涼國是唯一還在向東晉朝廷稱臣的國家,另外張氏涼國在與東晉朝廷交流時不將自己視作一個國家,是用涼州刺史的臣屬地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