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66章:冬去春將來(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75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1:58

    始皇帝橫掃**一統中原之後,不知道出於什麽心理很快下令全國城池拆除城牆,同時各處的關隘也是逐漸拆掉。Ww W COM他在國內布置的軍隊也不多,主要是將軍隊調往南北的兩個邊境,國內是各郡縣以當地服兵役的本地人來充當戍衛主力,僅是有極少數的秦人將士作為主官。

    曾經的秦帝國都城鹹陽,建設之初就沒有規劃城牆一,開始是出於什麽樣的理念不太好,有個法是規劃城市的商鞅認為鹹陽周邊地形就是然屏障,又有秦軍善戰都城不需要由城牆來保衛。

    “臨淄是一座臨時的都城,日後都城會移往它處。”阿香是臨淄令,不知道是上麵示意還是自己的意思,謝道韞到來後她過來了。她對謝道韞提出的問題覺得有必要解答:“一開始是覺得都城的範圍會一直擴展,城牆的存在會有諸多限製。後麵軍隊一直拒敵於國門之外,就更不需要城牆了。”

    謝道韞對於漢國堂堂都城的主管人是名女子感到萬分的詫異,上古時期女子當官是常態,可是從西漢之後女子也就會充當宮城女官,其餘官職再沒有女子的位置。她真沒有想到劉彥統治下的漢國,會來一次打破常規的“複古”。

    阿香是漢國郎將李匡的妻子,目前女子嫁人會冠以夫姓。外人對她的稱呼該是李氏,因為有官職的關係會直接稱呼不帶姓氏的官名。

    冠以夫姓是全世界多數主流國家的一種習俗,華夏大6這邊是維持到民國被終結,一些“兩治”之外的自治政府區域則保留下來(如香港、澳門、台灣),同時不管是歐洲還是美洲的主流國家,女人嫁人之後也是冠上夫姓,可見女人婚嫁隨夫姓真不是什麽歧視。

    “隨時會從臨淄遷走?”謝道韞好奇問:“那會遷往哪裏?”

    這個阿香就不太清楚,近期就有關於遷都的議題被提出,倡議的那些人認為臨淄太過偏於國家的東麵,不利於中樞對地方上的控製。另外是覺得都城應當選擇在國家的正中心,或是像之前的西漢、東漢、曹魏選擇擴張的那一麵來選擇都城所在地。

    “不該是從都城周邊的地形作為優先嗎?”謝道韞所知道建康之所以會成為都城,一方麵固然是建康有展基礎,更多是建康周邊有然屏障。她想到了什麽似得,道:“漢軍已經攻克石碣都城襄國,聽聞漢王下令不準毀壞宮闕?”

    阿香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是有這樣的命令。下令的人不是王上,是左丞相。”

    其實按照冉閔的本意,是想要放火將那些看著富麗堂皇的宮闕付之一炬,理由是宮闕不但是來自於民脂民膏還是民族血淚灌注而成,應當學曾經的西楚霸王項羽將之燒毀以正公道。

    紀昌是可以直接給軍方下令,他的那道命令卻是得到了劉彥的肯。他考慮的是劉彥從來不願意耗費民力物力來建設享樂之所,君王日子過得簡樸是好事,可君王居住場所不氣派則就拉低了一個國家的威嚴,既然石碣已經建立起來,漢國也就能拿來用。

    劉彥的想法卻是,既然是建設起來了,且不管要不要去住,耗費了民力物力建好的東西就不要輕易毀掉,毀了除開是以正視聽還真沒有什麽其它用意,更是一種浪費行為。

    “啊?”謝道韞再一次詫異:“漢王要搬過去住?這樣會被罵……罵吧?”

    “王上沒有要搬過去。”阿香對謝道韞的印象好了一些,理由是謝道韞都還沒有嫁過來就會為夫家考慮。她笑著:“倒是有關於都城會遷往關中的法,卻不知道王上會怎麽考慮。”

    漢國的版圖一再擴展,從曾經的長廣郡一地,先後光複整個青州,又拿下徐州、兗州全境,冀州、豫州也是光複大半,乃至於司州都快全境收複,臨淄作為都城真的是太過靠東。

    一個國家的行政中心不能太偏僻,會對太遠的地方掌控力不足夠,再來是各個地方的錢糧等稅收總歸是要上繳中樞,離得遠了不止是損耗,還是大的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