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17章:王猛的日常(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95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08

    “如王上雄才偉略者世間寥寥,麵對困局亦能高坐廟堂。”王猛現在是南皮縣的縣令,就任的時間該是不到一年,管理著一個人口有三萬七千多人的縣。他看著對麵的士子,笑道:“國朝北派與南派明朗化,何嚐不是王上刻意為之?”

    南皮縣是渤海郡的首府,在首府當縣令曆來就不是什麽輕鬆的事,下要麵對治下數萬人,上要麵對近在咫尺的郡守以及一郡諸多官員,出點什麽雞毛蒜皮的事都可能會牽扯出惹不起的人。

    惹不起是相較於沒有強大或特殊背景的人,王猛原來是一個寒門中的寒門,依靠自學而成才,後麵得到大的幸運被征辟為君王貼身秘書郎,僅是有當過君王貼身秘書郎的履曆就足以作為憑借,哪怕是郡守都不敢有所造次。

    王猛從中樞下放地方做官,履任過豫州的一個縣長職位,到南皮當縣令算是地方上的第二個公職。有君王貼身秘書郎的履曆使地方上任何官員都不敢覷,甚至可以地方的官員下至一亭的亭長上到一郡之首都是心翼翼地對待,他的地方官經曆很少會遇到什麽麻煩。

    因為背景特殊,王猛有了為政上的便利,少不了是會有一些形形色色的人也會特意與之結交,像現在坐在他對麵的士子就是其中之一。

    士子並不是渤海郡人士,是河間郡樂城人,姓名衛康。

    要衛氏自然是出過不少的名人,像是西漢時期的衛青就是其一,不過衛青所在的家族在西漢末年遭受重創,一直是到東漢時期書法大家蔡邕選擇女婿才出現一次,然後東漢末年在支持曹操的眾多世家中看到痕跡。

    現在結交講究在互相介紹時講明白自己的身世,這個是受曹魏製定九品中正製的影響,大體是上就是上品不交寒門那麽一回事。衛康介紹自己的家世,提到過河東衛氏,那麽出身就顯得很明白了。

    衛康在曆史上沒有留下過任何的痕跡,但他所在的家族有一人相當出名,那便是李矩之妻,世稱衛夫人的衛鑠。

    衛鑠之所以會在曆史上留下痕跡,並不是因為她書法絕佳,是她當過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她本人是師從鍾繇,而鍾繇的老師又是東漢末年的書法大家蔡邕。她的兒子李充也是一名書法大家,不過在文壇上卻是沒有什麽影響力。

    衛康出身決定了一點,那就是他的書法相當不錯,來找王猛就帶著眾多的筆跡以求教之名。

    王猛有讀書,要對書法有什麽研究則是未必。

    研究書法都是大富大貴之家才能做的事情,畢竟學習書法不止要有家庭環境,還需要收集諸多書法大家的筆跡,其中又以傳世碑文最為珍貴,可不是什麽人都能收集到名人的筆跡。

    衛康是一個很有眼色的人,談了一下下看出王猛對書法沒有研究,開始講起了風花雪月。然後他發現王猛對風花雪月隻是應付,沒等王猛表現出什麽不耐煩將話題轉到了時政。

    中原被胡人統治和肆虐了幾十年,早先的世家基本上已經“衣冠南渡”,哪怕是世家在中原留人也僅是留下一些旁支。數十年的不堪回首葬送掉不知道多少人,世家留在中原的旁支能夠幸存已經不容易,隻有極少數的世家旁支發展起來。

    發展起來的世家之中並沒有衛氏一族,他們從曾經的舉國名望,先是掉到一郡的郡望,到了當代除了遷移到南方的主家過得還算不錯,在中原的旁支連縣望都僅是堪堪維持。

    衛康能夠見到王猛,還是王猛個性謙和,再來是王猛近期也沒有太繁重的公務,其實最主要的還有衛康獻上了一個屯田之策。

    講時政,講的就是漢國麵對的局麵,太高端的東西衛康無法講也不敢講,諸如漢國該怎麽去麵對看似苟延殘喘的石羯趙國和看似強盛的慕容燕國,又怎麽處理表露敵意的拓跋代國和張氏涼國。他能講的是漢國怎麽麵對民生的複蘇,根據王猛的施政投其所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