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23章:三大中轉地之一(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67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34

    建康就位處長江邊上,理所當然是有渡口,並且渡口並不止一處,是多達二十餘處,最大的三個渡口就在建康城北側城牆邊上。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一直是曆代中原王朝人口相對密集的區域,主要就是水源的充足,水又關乎到耕作,有足夠的水源代表灌溉係統發達,有了更多的產出當然是能養活更多的人。

    建康之所以會發展到二百萬以上的人口,與之位處長江邊上有著絕大多數的關係,除開水資源的豐富之外,也是經過多年發展對長江水運的應用發展成熟。

    事實上,建康是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要是曆史沒有被劉彥改變,它一度發展到擁有二百三十萬居民,比漢時長安、唐時長安和洛陽、宋時汴京的人口還要多。

    東晉朝廷曾經的官方統計的總人口也就接近五百萬,僅是建康就有接近兩百萬的人口,那是何等誇張的一件事情。並且根據東晉朝廷的官方戶籍統計,不算建康居民的揚州人口也有將近兩百萬,可以想象其餘疆域該是地廣人稀到什麽地步。

    揚州的人口有相當一部分是從長江以北遷徙而來,光是“衣冠南渡”就南下了一百多萬,後麵又陸陸續續南逃了不少,也讓揚州成為問題最多發的地區,所謂的“北人”與“南人”的衝突就沒有消停過。

    京口是一個很大的港口,曾經作為艦隊基地,後麵被改為民用。因為港口的地理位置是在長江出海口附近,漢國的內河水道以及大海航運發達,京口逐漸顯示出它的商業作用,僅是七個月過去這裏就變得異常繁榮。

    劉彥踏上了長江以南的陸地,來到京口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排排的商鋪,就是因為清場的關係看不到市集該有的人頭聳動。

    “人?”京口的催官蔡顯被問到人都安排到哪去,遲疑著:“店鋪和倉庫都有,一大部分是臨時請到了野外的空地。”

    所謂的催官,其實就是市集的管理者,負責統計貨物的種類以及數量,監督貨物的往來。

    京口不是縣,沒有所謂的縣令,它又被獨立到丹徒縣之外,催官是最大的官職,下麵有集丞、集尉、六曹和眾多吏。

    到倉庫,艦隊在長江河道上就能看到一大片整齊的倉庫,它們是位於京口東南側的一個山腳邊上。

    京口改為民用,從長江中上遊下來的船隻在出海前基本是會暫時停靠一下,許多商隊是看重了京口的地理位置方便,也就讓京口成為一個很重要的貨物中轉站,那當然是需要倉庫的存在。

    劉彥對於自己到來的清場已經沒有多少感覺,他知道那是君王威嚴的一部分,身為君王真要沒有底線的親民,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國家都沒有好處,尤其是隻有劉慎一個獨子,王室僅有兩個男丁的前提下。

    絲毫不開玩笑的講,君王將自己陷入險地,不將自己的安全當回事,就真真正正是愚蠢。真要發生刺殺,死了國家必然陷入動亂,沒死也會造成政治地震,反正隻要有意外發生,倒黴的絕對是多數人,與之有影響的絕對不是君王一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