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2章:知道太多會被滅口(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53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37

    劉彥是夏季中旬才抵達鄴城,需要在這裏停留半個月左右,隨後還將在襄國停留大概一個月,為的就是讓一套管理班子進行最後的搬家準備。

    搬,自然不是將鄴城或襄國搬到關中,宮殿搬不走,可是宮殿裏麵的奇珍異寶肯定是要搬,再來就是大量的文牘需要打爆封存。至於那些鍋、蓋、瓢、盆、床、桌、椅什麽的就沒有搬的必要,以其帶走還不如到了關中再打造,要不運輸成本都比物件本身搞出多倍。

    對了,桌子和椅子是已經在流行,但民間的傳播速度要比官方快,官方依然還是大量使用案幾以及蒲團,那是關乎到一種官場禮儀。

    夏季的魏郡並不顯得炎熱,應該現如今東亞的絕大多數地區都不算熱,那是受到冰河時期的影響,就是很多地區匯報到中樞的信息顯示,該下雨的時候老爺不下了。

    “真是一個大的壞消息!”田朔滿是憂心忡忡地:“老不下雨勢必造成幹旱。”

    元朔五年的時候就有相關的推測,比如未來的某一年可能會出現幹旱情況,自那以後官方可是玩了命地在建設灌溉係統,但那是取決於從各條水係疏導水源,要是大麵積不下於水係也會幹枯,大量的灌溉係統隻是將對農作物的影響拖延,根本就無法最終地治本。

    劉彥很確信會出現幹旱,他可以忘掉許多事情,對武掉王冉閔死後發生幹旱和蝗災卻沒忘。

    曆史進程已經走到公元三四八年,沒有被改變的曆史中,冉閔是在是在公元三五二年戰敗並被殺死,隨後很快就發生幹旱和蝗災,嚇得慕容燕國以為是冉閔的怨氣太大,給追封了武掉王。

    幹旱並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必然是會有一個過程,往往是在官府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爆發出來才突然成為大事件。

    蝗災是與幹旱有著直接關係,一般都是先幹旱再出現蝗災,等於是自然環境崩壞帶來的效應。

    “征西中郎將已經率軍進駐姑臧,最先回報局部幹旱的地區就是在涼州。”田朔有理由緊張和憂心,曆史上涼州多次發生幹旱,隨後就會向關中蔓延,很快就該輪到中原腹地:“朔方以及並州查勘水源,亦是發現各條水係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司州、冀州等地暫時沒有異常。”

    要隻是涼州有幹旱的情況並不會讓漢國中樞那麽緊張,朔州那邊因為有黃河從來不缺乏水源,並州也有相當多的黃河支流。這三個地方一塊顯示出水源出現下降的趨勢,那麽問題就真的足夠嚴重了。

    事實上,華夏大地的很多水係要麽是黃河支流,要麽就是長江支流。而黃河和長江的水源基本是來自於高原,要是出現水位下降肯定是高原上麵發生什麽情況,再來就是河段沿途各地的降雨稀少。

    桑虞問出了關鍵問題:“南方呢?”

    田朔是很認真地查看了一下,才:“南方暫時沒有發現異常。”

    到這個時候,那些本來對劉彥想要讓南方人加入國家治理體係不滿的人,他們是變得有些慶幸。既是慶幸自己想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再來就是慶幸劉彥果然想得比他們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