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8章:沒完美的製度吧?(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960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38

    郡縣製從戰國時期就存在,到了始皇帝橫掃八荒六合一統下後,是始皇帝為了中央集團才廢除戰國很平常的封國、封君,全麵使用郡縣製。

    到了劉邦建立漢帝國,他雖然稱帝卻不是實力最強,哪怕是韓信當時的軍事實力都要比他強不少,更不用還有彭越等等的一些諸侯王,也就繼續搞分封製。

    劉邦晚期使用各種手段消滅那些異姓諸侯,連一直幫他的韓信最後都死在了婦人之手,可漢帝國並沒有廢除分封製,隻是搞了異姓不為王。

    分封製得到遏製是到了劉徹時期,但他也沒有全麵廢除分封製,隻是用推恩令將各王爵和諸侯的封邑不斷分割。

    到劉秀再建漢帝國,他倒是很理智沒有大肆分封眾臣,是搞了多少戶侯的製度,這些諸侯隻有收益權而沒有管理權,不過對宗室劉姓卻繼續執行漢初的分封。事實也證明宗室分封的用處,多少次就是因為劉姓的王爺實力不弱,等待皇帝沒有子嗣才能成為替補,讓江山沒有換姓。(東漢封王的宗室都是皇位繼承人來著)

    劉彥當然會對自己的子嗣進行封王,也會給予該有的封邑,考慮到的就是諸如漢帝國的延續問題,隻不過本土不會選擇出地皮來分封就是。

    對於異姓是不是要封王上麵,劉彥也有過長久的思考,得出的結論是不能存在異姓王,並不全是擔憂有了異姓王會一家江山不穩。那些沒有異姓王的皇朝又有哪個是真的千秋萬載?還不是該滅亡的時候就滅亡了。

    劉彥不打算分封異姓王的道理很簡單,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的規則,開國之君對待國體的維護更是要慎之又慎,既然是叫漢國,某些製度上延續先漢的政策很有必要。

    不分封異姓王,卻是可以對有功之臣進行封侯,現如今漢國就有十來位侯爵,隻不過都是亭侯,最多也就是享有五百戶,少的隻有一百戶。

    漢國的那些亭侯是延續東漢的政策,沒有治理權隻有收益權,不但是東漢這樣,後麵的各個朝代基本上也是這樣,有些朝代則是給了封邑治理權,但是很少見。

    在真的全麵恢複漢家舊土之後,劉彥會在“基本盤”之外選擇地皮給予諸侯,到時候那些地盤將會給各諸侯治理權。不但是治理權,他還會給予定稅權、征兵權、建軍權,隻會限製立法權和外交權。

    劉彥眼中的“基本盤”並不是西漢或東漢時期的漢家舊土,至少是朝時期的版圖,甚至是一些地區也會被算到“基本盤”裏麵,比如朝1鮮半島、新西伯利亞、越南全部、倭列島全部、澳大利亞全部、中亞阿拉伯地區。

    那些會被算在“基本盤”的地區,有些是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有些則是資源無比豐富,有了那些地區就等於是掌握未來。

    劉彥會去重視中南半島,是目光已經看向了後世的阿三地盤,他就是想將那裏作為第一個用來瓜分的盛宴,不但是會讓各家族去撒歡,等待漢軍進入西域就該從西域南下,到時候占下地盤就能分封諸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