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39章:讀書就是為了當官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12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38

    “軍中的別部司馬在非戰時皆有文化課,雖不是學富五車,可並非文盲。”徐正是支持恢複到郡縣二級製,他對一些人所講行政人員不足夠是嗤之以鼻:“又不是沒有軍方退役將士任命縣令的例子。”

    漢國的疆土擴張速度非常快,一直是行政人員缺乏狀態,有那麽一段時間的確是擴張一地,該地直接由軍方進行軍管,可以軍管製度十分有效地穩固了新占領地。

    亂世用重典是被視作理所當然的規則,軍管可以讓曆經戰亂的地區很快平穩下來,可是在民政建設上麵就很難有太多的建樹,畢竟軍方看待事情的眼光是與地地道道的行政人員有區別的。

    “可以查閱文牘的嘛!”田朔剛才隻是了幾句就被一陣噴,有點不服氣地:“由軍方退役的縣令治理地方,和經過考核上任的縣令,對於民生複蘇的差距擺在那裏。”

    剛才徐正是一對多的懟,得益於軍方的強勢對噴起來一點都不發怵,有些不過的地方就靠吼,多少是讓身在文職的人有些不想與之胡攪蠻纏。

    漢國目前在籍的縣有九百六十七個,從三萬左右的人為一縣,到三五千人為一縣,是看地區進行分布。在縣的劃分上麵,依然是根據傳統來進行定位,如三萬人左右的縣是定為“上縣”,超過五千至不到兩萬人左右的縣為“中縣”,五千人以下則為“下縣”。

    除開在籍人口多寡之外,怎麽來定義縣的級別還看經濟與產出,不過一般情況下產出不足沒有糧食養活太多人,基本上也就沒有太多的人口,完全依靠人力來生產的年代,以人丁的數量來區分縣的級別,雖然粗糙卻還是比較靠譜。

    徐正就立刻就鬱悶了。

    軍管區就隻是為了恢複平穩,一切是以治安為首重,該地基本也剛從戰亂中平息下來,哪怕是有心恢複生產也要有個時間過渡。總得來,但凡是軍管區民生就正常不到哪去,談個鬼的稅收貢獻和糧食出產。

    由軍方人員任職的縣,不沒有發展得很好的縣,可是總體的數量上對比起來,發展起來的縣還真的不多。

    術業有專攻可以解釋一切。

    正統的文官學的就是怎麽治理地方,應該做些什麽事情來使民生得到恢複,隨後又怎麽來進行生產,都是經過係統化的學習。可就是這樣依然不缺什麽玩意都不懂的文官,或是懂但是無法靈活運用的文官。

    軍方人員學的是戰場知識,怎麽去弄死更多的敵人才是本職,對於民生知識肯定是缺乏。不能沒有存在個例,比如懂得怎麽治理地方的軍方人員,可絕大多數肯定是對治理地方感到陌生。

    徐正身為太尉決定了一件事情,身在其位就得維護軍方,將士退役之後到地方官係統發展是很難得的一個退路,什麽都不能失去。所以哪怕是知道大多數退役將士不適合擔任地方文官,他依然不能承認。

    目前漢國的軍方……,不,應該是劉彥建立勢力以來,軍方無論對內對外都是無比的強勢,包括田朔在內很多文職的官員有很多話可以嗆徐正,可他們是真的心有顧忌。

    “退役的別部司馬可以擔任縣令,覺得自己能夠上陣殺敵的縣令可以到軍方擔任別部司馬啊!”徐正撇著嘴很沒意思地:“國朝又沒限製不能轉職。”

    了,現在就是一個文武不分家的年代,傳統教育是文武並重,但凡是出身不錯的人,他們在習文的同時不會將習武放下,隻是家風選擇更傾向於文或武,像是琅邪王氏“自廢武功”還真的是個例中的個例。

    以當前的歲月而言,習武又比習文條件限製更少,至少隻要身體營養跟得上想要強身健體有那個基礎。學文就真的是困難程度比較大,會這樣是獲取知識遠比獲取食物難上千倍萬倍。

    劉彥見徐正已經有些招架不住,慢斯條理地:“軍隊可以組織學習,該方式是不是可以應用到其它方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