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58章:大佬們的急躁(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87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42

    “那幫子蠢貨,老是叫囂軍方耗費,卻沒看見數年之間疆域的擴張,亦是看不到有威脅之異族消亡。”冉閔是將所有文官都給罵了進去:“瞎子,都是瞎子!”

    軍方隻能動用兩個常備軍,對任何一名軍方大佬都是一個沉重的枷鎖。兩個常備軍也就是三萬戰兵,會有附屬的郡縣兵,可是動用的常備軍數量太少根本幹不了太大的事,少於十萬大軍的運用在任何軍方大佬看來都是打鬧。

    漢國現在的侯爵僅是剛剛達到兩位數,在非軍功不得封侯的國策之下,多的是渴望軍功封侯的武人。已經是侯爵的那批人,他們並不覺得是個侯爵就能混日子,往上不是還有個國公,就是誰也不嫌棄自己的封邑再大一些,麾下邑戶自然也是越多越好。

    封邑和邑戶是怎麽來的?當然不會是人在家中坐的降,得是哥幾個逮著敵人一陣揍,走的越狠功勞越大,得到的酬勞自然也就越豐厚。

    “什麽大漢已經沒有威脅?”冉閔將酒盞的酒一飲而盡,重重地往案幾一拍,酒盞直接碎了:“要某來,非漢人,全他媽都是威脅。”

    冉閔最近一直在找書看,尤其是喜愛看史書。

    史書有分列傳和國史,另外一個就是帝王本紀。關於帝王的那些史書並不是誰都能看,國史也是相同的情況,列傳倒是沒有那麽多的講究。

    列傳就是曆史名人(臣)的傳記,又分官方和野史。曆史上能夠留下列傳的無不是一時豪傑,要麽是對國家和民族有過大貢獻,要麽就是在某個曆史大事件中影響深厚。

    陳勝作為第一個公然喊出“公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人,別管他早就在醞釀起事,找了個逾期蠱惑徭役一同造反,就屬於在曆史大事件中有重大影響,就有屬於自己的列傳。

    實際上根據秦律判罰徭役逾期是有等級的,並不是逾期就會被砍頭。秦律上規定逾期多少日有多嚴重的懲罰,多少期限下是執行鞭撻多少,真就沒有逾期就要被砍頭的規定。所以陳勝徭役逾期會被砍頭是一種恐嚇,裹挾隨行眾人一塊起事。

    對國家貢獻被肯定的是張良與韓信,兩人都有人專門進行列傳,張良是《留侯列傳》,韓信蓋棺定論的是《淮陰侯列傳》。

    在寫韓信相關列傳的時候,司馬遷肯定是無比煩惱。韓信先被冊封齊王,後麵又被搞成楚王,其中有太多老劉家的黑曆史,怎麽就變成淮陰侯的黑曆史更多,怎麽都回避不了韓信為劉邦打下三分之二疆土的事實,更回避不了韓信那麽大功勞卻有一個悲慘結局的下場,導致《淮陰侯列傳》裏麵有太多模糊不詳的地方,篡改和修飾就免不了。

    因為劉邦是擊敗項籍(項氏,名籍,字羽),關於項籍的曆史定義,尤其是老劉家的臣子來寫,公允什麽的就更別太奢望了。

    古時候表字不是誰都能稱呼,除長輩和好友之外,直接叫項羽就是一種蔑視,後世稱呼那些西楚霸王都是叫項羽,連官方命名都叫《項羽本紀》,其實這就是最大的侮辱。

    項籍會是本紀,那是老劉家怎麽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劉邦受項籍分封乃有漢中地,爭霸時期雙方都為諸侯王,那就必須得是本紀而不是列傳,列傳那是臣工的。

    冉閔能夠看到的列傳並無太多,往前數能被列傳的也就那麽多,以先漢最多。

    實際上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也沒幾個,冉閔最喜愛的還是那些與異族有過血戰曆史的列傳,那麽當屬《蒙恬列傳》和《李牧列傳》。

    “先秦,除諸夏皆為仇敵,他們是戎人、狄人、夷人和諸蠻、諸越。”冉閔當然沒有看過夏朝和商朝的相關曆史,他們這麽個年代挖墳會被沒理由砍頭,可沒什麽考古,相關傳卻不少。關於先秦的記錄,冉閔是看過一部分《周書》,就有周室在異族逼迫下遷都的那一部分:“事實證明一點,能將所有能看得見異族消滅到一個都不存在時,千萬不能手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