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59章:竟然想嚇唬老子!?(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484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43

    劉彥講“下”之外的故事多了去了,不光講阿三地盤,對北海(貝加爾湖)以北,西域以北,草原以北,零零落落的故事講了蠻多。他唯一沒講的是北美和南美,這兩個大陸離世界島有大洋,就算是船隻能橫渡大洋過去,也不是他們這一代人有生之年所能納入疆域的。

    在講阿三的時候,劉彥從來不缺少一些冷嘲熱諷,給予朝臣的印象就偏向於,阿三那邊的人好像什麽都不是,漢國要征服阿三的障礙是路途,克服路途的艱難之後,軍隊到了阿三地盤必然能予取予奪。

    實際上阿三在冷兵器時代的戰鬥力並不弱。

    馬其頓人亞曆山大一生征戰,最後就是在阿三手上折戟沉沙,退到波斯之後再也沒有卷土重來再次向東的機會。

    大月氏人入侵阿三區域,是先在克什米爾地區擊敗了阿三的騎兵集團,後麵又在恒河流域附近幹翻了戰象集團,打著打著雙方進行聯姻,其後才被大月氏人使用蠶食手段逐步推進,但大月氏人也未能完全消滅阿三的本土力量,北方屬於大月氏貴族,南方卻依然是阿三土著主導。

    貴霜帝國采取的政體很像是二元製,比較類似遼國那種分設兩都的結構。大月氏是占了阿三地盤,可也掉進了阿三種姓製度和宗1教的大坑。後麵是貴霜帝國發生南北內訌,雙方打得狗腦子都出來,偏偏還是南方的阿三土著獲得最終勝利,隻不過大月氏人還是留下北方棲息地,阿三土著卻是戰後四分五裂。

    阿三自行分裂為大數百個邦和王國,之後就再沒有自主統一過,目前處於東北部有一個還算強大的笈多王朝,中部有一個伐迦陀迦王朝,其餘都是零零碎碎的邦,尤其是以東南部沿海的邦最多。

    當然了,劉彥並不知道阿三那邊現在是個什麽情況,隻知道沒有什麽大國,甚至是阿三西北部基本是薩珊的附庸。

    要的是,笈多王朝的海航非常發達,他們主要的貿易對象涉及到東羅馬、希臘諸城邦和波斯人、阿拉伯人,連埃及人也是主要貿易對象之一,甚至早早就發現了馬六甲海峽的存在,與東晉有著海上貿易。

    海上絲綢之路究竟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很難得清楚,有些相關的文獻以及遺跡事物卻表明更早於漢代,也就是先秦時馬六甲海峽就有來往船隻。

    官方對海上絲綢之路的定義是,海上絲綢之路由隋朝變得興盛,發展到唐朝時期連東羅馬人都是通過海路與唐人進行貿易。

    隋朝就有海上絲綢之路,可中原這邊的人壓根就沒有在意,甚至隻是知道那些商人從海上而來,卻不去考究從哪個地方來或海上有什麽航線。

    到兩宋時期,因為阿拉伯人的崛起,阿拉伯人實際上是切斷了中原王朝與地中海各國的貿易。這一場戰爭是關於絲綢之路控製權的較量,阿拉伯人的海軍占據絕對優勢,可因為戰爭也讓宋人的海上貿易被迫停止。

    有那麽個法,南宋之亡,亡於冗兵冗官。可北宋時的冗兵冗官現象就已經非常嚴重,尤其是隻要是個官就能身兼數個領工資的“銜”,一直到海上貿易中斷之前很少出現缺錢的窘境,是等到海上貿易斷了才陷入財政危機,最終也讓南宋亡國。(海上貿易稅收是南宋重要的收入來源,一度占到了0%以上,相關商稅占到總收入5%。海上貿易斷了,相應商業肯定也受影響,簡直是要了親命。)

    目前的阿拉伯人不是被東羅馬統治就是被薩珊王朝統治,不但中亞的陸地上沒他們什麽事,海上也不會有他們的話語權,可以肯定是笈多王朝因為興盛海上貿易絕對是富得流油。

    劉彥並不知道早在東晉之前就存在與阿三那邊的國家存在海上貿易,他是等到海軍上報,是發現不明船隻,早先是擊沉,後麵是俘虜,才算是得到相關信息。

    “據俘虜交代,笈多與諸多國家有貿易往來,國家極度富裕。於軍事上,有六十萬的步兵、十萬的騎兵、三萬的戰車兵以及兩萬頭戰象,船隻超過五百艘以上。”紀昌實話是有點被這個消息驚到了,他滿是慎重地:“笈多還有一個鄰國,名曰伐迦陀迦,兵力與之僅是少了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