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86章:波斯人的手段(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1448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49

    地球上能夠孕育出帝國級別的土壤並不算多,古時候缺乏科技工具的情況下,擁有一塊肥沃的平原來作為產糧區,平原有多大,平原又有多少可以用於灌溉的河係,基本上就決定了這塊土地孕育出來的帝國將擁有多少底蘊。

    起來,曆史上能夠被稱呼為帝國的國家真不算太多,眾多能夠被稱呼為帝國的國度隻有極少沒有占據廣大平原產糧區,像是羅馬就因為先後征服了西班牙、埃及和北非,獲得廣大平原產糧區才真正崛起成為一個大帝國;帕提亞是經過擴張占領了伊拉克這個產糧區,後麵又征服了敘利亞又有了一塊產糧區,隨後向東擴張占領了後世的伊朗平原,擁有這些產糧大區之後才崛起成為帝國級別的國家。

    若羅馬和帕提亞都是先後征服一些國家和民族才得到產糧區,阿三就是然上擁有廣袤產糧區的民族,可是阿三也就在孔雀王朝風光了一代,坐擁廣袤產糧區卻是沒再雄起一把,還是等大月氏人用武力滅掉諸多阿三的王國和邦國,那一片土地才有了一個帝國級別的貴霜。

    諸夏民族一直都沒有羅馬、帕提亞、貴霜所擁有的相同級別產糧區,諸夏是棲息在一個多山的地理位置,像是後世定義的三大平原,也就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其中的東北平原壓根就沒有開發過,華北平原以及長江中下遊平原哪怕是經過開發,與之羅馬、帕提亞和貴霜所擁有的產糧區也不在一個同等級別上麵。

    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事實上諸夏文明的任何一個朝代都顯得有些“先不足”,糧食的產量從來都是維持在一個警戒線,風調雨順的時候倒是能夠國泰民安,可要是出現大麵積的災害絕對是讓國家陷入動蕩,壓根就不像那些擁有多塊超大產糧區的帝國,哪怕是某個區域有災也能從另外的大產糧區調糧,或是用原先儲備的巨量糧食來撐過難關。

    要是翻閱史書能夠發現一點,除開中原王朝之外,極少國家會出現大饑荒的情況,那些國家的滅亡基本是被敵國(異族)所攻滅,不像中原王朝因為災所帶來的動亂出現改朝換代。

    中原王朝的很多改朝換代都與人口的增加有關,就擁有那些可提供產出的土地,大量的百姓在土地兼並中失去自己的土地,再來是人口增多產出卻依然是那個樣子,吃不飽乃至於是要被餓死,國家怎麽可能安穩。

    在目前,漢國有經過開發的產糧區有兩個,華北平原按照先前的行政劃分就是冀州、兗州、青州的各自局部,以冀州和青州占地最廣,兗州隻有極少的一部分;長江中下遊平原就是徐州、揚州、荊州、江州和豫州局部。

    因為要爆發旱災的關係,實際上華北平原是指望不上了,倒是能對長江中下遊平原有一些期待。

    長江中下遊平原中經過高度開發的徐州和揚州是目前漢國本土的最大產糧區,荊州某些程度上來講隻是經過中等程度的開發,江州則是處於初步開發階段。

    各國使節團是在揚州正式踏及漢國土地,他們所看到的幾乎是目前漢國最繁榮的區域,不止是商品貿易方麵,還有耕作區的勞動畫麵。

    揚州的農業多少能夠算得上發達,也就讓各國對漢國向外尋求糧食渠道產生困惑。

    “這麽,貴國願意向大漢出售糧食?”

    “當然!”

    袁喬抵達建康已經兩,並沒有一開始就去見各國使節,是需要先行了解各國使節都帶著什麽目的而來。

    絕大多數派遣使節團過來的國家,他們實際上都是為了貿易而來,尤其希望能夠從漢國這邊購買大量的絲綢。

    就目前為止,各國也就對中原王朝的絲綢有興趣,像是陶瓷和茶葉這種中原王朝大肆出口的貨物,事實上各個國家還沒有產生購買欲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