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692章:覲見(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2172更新時間:2019-01-29 00:22:51

    每個國家的外交關係基本隻是出於需要,能夠因為有相同的利益走到一起,也能因為利益上的衝突變成交戰國,上一刻還在打生打死,下一刻則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又重新變得友好,因此該是什麽關係是看實際需要。

    漢國遠在世界的東方,周邊的國家在諸夏先輩的一再征戰下,不是滅亡,就是成為附屬國,長期具有威脅的僅是北方草原。這種環境事實上是讓諸夏的王朝產生一種自大的心理,要不是還有草原上的威脅,每個王朝都恨不得狂喊“我已經下無敵”。

    波斯人先後建立起了不少帝國級別的國家,他們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一點,一旦波斯人內部穩定下來就會向外進行擴張,東麵因為滿布沙漠不是波斯人擴張的首選,西麵雖然有一個大海(地中海),可那個海並不顯得凶險,西麵也就成了曆代波斯人的擴張方向,就是以前被希臘人堵著,後麵碰上了更難對付的羅馬人。

    羅馬從意大利半島崛起,於三巨頭時代得到迅速的擴張,一直到公元一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將地中海變成屬於羅馬帝國的內海,連帶除含現代德國的以東地區之外,向西的歐羅巴部分實際上是已經歸屬羅馬人統治。

    中原王朝實際上並不是沒有尋求過向外擴張。

    諸夏一再征服草原卻是因為草原無法農耕而不知道該怎麽來進行治理,也就一再征服並一再放棄。

    漢人在西漢時期就向東北方向進軍,遇到的是一片冰寒之地,無法生存之下也就難以納入疆域,最大程度上隻能是維持先秦時期的燕地。

    劉徹統治時期就向南一直是擴張到沿海,麵對大海是一點出海探索的念頭都沒有。

    到李唐時期向西先是被高原阻擋去路,從西域再向更西邊的地方則是麵對戈壁和沙漠。

    從始皇帝就向西南倒是進行了很大程度的擴張,但是在很久的曆史裏麵壓根就對原始森林沒什麽辦法,索性的是該片區域的異族相對溫和,才能將統治權維持並過度到近現代。

    要是查閱亞洲的地形分布,絕對會發現古時候能夠農耕的區域實際上就被漢人差不多占完了,沒有向外再繼續擴張,首先是因為沒有堅持下去再往前稍微探索一下,再來就是因為占領成份的問題。

    處在世界東方的諸夏隻有草原遊牧民族這個對手,其餘實際上根本沒有一戰之敵,中原王朝隻需要警惕來自草原的威脅,導致的是除了王朝北疆之外,其它地區實際上可以是非常平和。通常情況下,除了北麵邊疆有危機感,其餘區域總是歌舞升平,導致的是王朝不是滅於草原遊牧民族,就是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內部矛盾總爆發走向滅亡。

    相較之下,處於世界島最西端的羅馬人很少有過太平日子,他們是用極少數的人口統治龐大且廣袤的疆域,一些征服地區還存在反抗的蠻族,東歐區域更是有日耳曼人和哥特人一直在侵襲羅馬歐羅巴部分的西歐,南歐則是和波斯人進行沒完沒了的糾纏和戰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