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47章 ???天理保佑,南宋不亡!(求訂閱,求月票)(2/3)

作者:大羅羅字數:5898更新時間:2021-04-06 18:40:58

    而這個理學格物格了幾百年,連毛都沒格出一個,這明他們根本不會格物啊!

    不會格物,就剩下滅人欲裝道德君子,而且不僅自己裝,還強迫別人裝,這就讓人討厭了。

    而且,滅人欲隻是存理的手段,而格物明理不是人人都幹的。這是少數精英的責任,大部分人沒那麽聰明。

    同時,大部分人也沒有會影響到存理的大大的人欲可以滅隻有剝削階級才有很多人欲,勞動人民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哪有那麽多人欲可以滅?

    所以不會存理,同時又將滅人欲擴大化、絕對化,那就相當反動了!

    而嶽飛在趙楷的啟發下,不僅格炮有成,而且還總結出了“簡單歸納法”和“假演繹法”。

    這兩個方法,再加上趙楷提出的“實證研究法”,理學就有了一些格物明理的理論工具。

    也就是,理學現在會一點格物了。雖然隻會一點,但已經入門了。

    而入了格物之門的理學,大興已是必然!

    但是走上了格物窮理之路的理學,已經出了“高端化”和“精英化”的苗頭。

    畢竟格物這事兒本來就高端很眾啊,不是麵向大部分人的!

    而趙楷雖然意識到了儒學出現了“脫離群眾”的問題,也想通過“大辦學堂”和“禮下窮人”的辦法擴大儒家的基礎。

    但是受製於理學格物路線的高端,又出於照顧府兵集團以鞏固自身統治的需要,趙楷的“大辦學堂”主要是為府兵子弟辦學真正的目的還是培養軍事精英用於殖民戰爭,同時避免府兵集團腐朽墮落。

    而“禮下窮人”又依附於辦學,所以必然會演變為禮下府兵。

    這樣的路線執行下去,二三十年後也許會有二百萬接受過良好教育(相對中世紀而言),擁有理學精神和強健體魄的府兵和軍府丁餘。

    雖然很厲害,足以維持趙楷的王朝,也許還能持續對外輸出武力,對內慢慢改造社會。

    但是大宋全國有多少人口?二百萬人隻占多大的比例?

    李侗自己就是二程的再傳門人,不僅精通尹川先生的學問,也深知明道先生的學問。當然也知道兩位程先生的學問有何利弊?

    二程兄弟雖然被人合在一起奉為理學宗師,但他們倆的學問其實是兩條路線。弟弟尹川先生程頤是“數理化”理學,哥哥明道先生程顥的學問則是偏重本心,認為萬物本屬一體,隻要把本心修好了,自覺達到與萬物一體,就能明理、存理了,因此不大注重外在的知識,也就是不注重格物致知了。

    李侗本是楊時的弟子,而楊時是程頤的弟子,他自然是傾向於格物致知的。

    但是參加完了第一次儒門大會後,他已經發現了理學的弊端。

    李侗侃侃而道:“雖然策將軍學究人,已經找尋到了格物致知的門徑,還想以此道教化世人。但是格物之道非常艱難,在下閉門格物十餘年,但未嚐窮盡一理,可見其難!萬物之理何其多?怎麽可能一一格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