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51章 科舉取士求國賢(2/2)

作者:木子藍色字數:6854更新時間:2019-07-14 20:12:30

    隻不過當皇帝提出這一想法後,這事情就變的不簡單起來。

    這幾乎牽扯到了方方麵麵的利益。

    尤其是對於軍功貴族們,他們身為貴族,享受有許多特權,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門蔭權,他們的子弟是可以憑他們的官爵,直接出仕的。雖然也有一些限製,比如官員的品級、爵位等,還有這些貴族子弟也得先從國子監讀書,然後到十七八歲後,國子監畢業再選入內衙親軍中,按各自父祖兄等的品階,或進入親衛府或進入勳衛府或進入翊衛府等。

    進入親軍後,雖也直接就有品階,親衛一般直授七品,勳衛八品,翊衛九品,但也得在親軍中熬上多年資曆,表現好,才能經過銓選授放外職,這才算是真正的進入仕途。

    可不管怎麽,對於貴族們來,這種門蔭製度都是對他們極為有利的,除非子弟愚癡,否則哪怕平庸普通,這樣熬資曆,都也能熬出來的。

    西魏以來的關隴集團為何厲害?正是因為這個製度,這些關隴貴族們,自己為貴族,將來又把爵位傳襲給子孫,同時,又可能通過門蔭製度,讓家族子弟都能入仕。這樣就保證了,家族世世傳承爵位,代代入朝為官。

    這就是壟斷政治,讓當年的關東士族們都羨慕萬分的。

    而如今皇帝要全麵推行科舉製度,意思是以後要通過考試來取士,選拔國家官員,這豈不就是在動貴族們的奶酪?

    國家的官職就這麽多,一個蘿卜一個坑,若是讓科舉出身的人占了,那貴族們能占的坑就少了。

    而不僅是貴族們反對,那些士族官員也一樣反對,官員們反對的理由其實也差不多,因為按原有製度,五品以上官員子弟也是有門蔭權的。

    而士族呢,他們就算不是貴族不是官員,但他們掌握學術之權,朝廷再怎麽樣,也終究得用到他們這些讀書人來治理下。

    正是因此,一個科舉考試的提議,其實已經觸動的是整個貴族官僚階層,再加上士族集團的利益。

    本來,士族是科舉考試的受益者,但他們也跟著反對,緣由就是皇帝決定士族考試不論出身,不管你是士族還是寒門,隻要有才學都可能參加考試,考過了都可能錄取。

    士族不肯幹了,以前不管哪朝哪代,寒門就是寒門,是始終被士族壓製著的,學術一直就是壟斷在士族手裏,誰當皇帝,你都得用他們士族治理下。

    但現在皇帝要開科舉,不論出身,這意味著,過去被他們死死壓製著的寒門,可能要跳起來了,他們不但是隻能當當低層吏或做做抄書人,或給士族當門客當幕僚當管事了,他們也能成為國家官員。

    一顆石子,打破了一塘死水。

    一個科舉製度,朝廷已經討論了兩個多月,還沒出結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