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一十一章 多慮(2/3)

作者:西風緊字數:12162更新時間:2019-06-30 14:22:04

    朱高煦有他僅有的中學知識,當然也記得課本對近代中|國的敘述:帝|國主義殖民者、封建統|治者一起剝削勞動人民,讓人民生活在血淚水火之中。他就是從這些簡單知識的基礎上,自己思索構建的觀點。

    妙錦似乎沒聽太懂,猶自思索了一會兒,便道:“大臣們必定會反對。”

    朱高煦點頭道:“妙錦得對。所以,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妙錦愣了一下,臉立刻變紅,白了朱高煦一眼。

    就在這時,宦官走進來躬身道:“皇爺,大臣們都到了,在斜廊上哩。”

    “叫他們進來。”朱高煦道。

    宦官道:“奴婢遵旨。”

    不多時,一眾文武便陸續走了進來,大夥兒麵向禦案方向叩拜行禮,有人在話裏還提到了貴妃。

    此情此景不是第一次,但朱高煦隱隱嗅到了緊張的意味。

    大夥兒起身之後,解縉似乎迫不及待就站了出來,道:“太祖有祖訓,後宮及宦官不得幹政!今日君臣議政,為何貴妃會在此地?”

    眾臣紛紛側目,大多的眼神看起來、似乎在嘲弄解縉不識時務。果然鄂國公平安馬上就開口道:“‘伐罪之役’中,貴妃常在中軍大帳,有何不可?”

    朱高煦道:“這裏是乾清宮(後宮),貴妃是可以來的。王貴是宦官,不也常在東暖閣?他還會去奉殿大朝。何況貴妃並未幹政,隻是旁聽記錄朕的言語,以便教導皇子。”

    解縉聽罷似乎認可了這樣的解釋,他又起了奏章裏的主張:“聖上以《荀子》中‘假物’二字定名衙署,可是要崇荀子之?大明開國以來,以理學教化下,人心向化,國家安寧。聖上不可不察……”

    朱高煦心道:國家安寧個屁,剛打完兩次大規模內|戰,難道這麽快就忘了?

    他口上卻道:“今年的恩科快開了,考官們選的會試題目,不都是理學的內容?朕何時過要崇尚荀子?”

    解縉聽到這裏,似乎有點意外,拱手道:“臣等心憂國政,故此勸誡。”

    朱高煦好言道:“解學士多慮了。荀子是儒家的聖人之一,並非異|端邪|,為何不能用其典?朕借一詞,為一個書院取名,此事並不能推論出,朕便要崇荀子罷?”

    解縉的神情頓時落寞了不少,他似乎憋著一股勁想與朱高煦爭辯,不料朱高煦直接否認了;便如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解縉看起來有點難受。

    朱高煦心裏也明白,儒家理學是此時的主流思想。

    理學從宋代以來就有深厚根基,大明開國之後,科舉造就了大量讀書士人,大多都是理學的擁護者。所以朱高煦要讓解縉參與禦前議政,至少要讓那麽龐大的士族,有直達聽的喉|舌、有在權力中|樞話的餘地;在某些時候,還能讓大夥兒的主張,有一個發|泄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