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千零六十章 全身是美味(2/4)

作者:朕禦山河字數:9146更新時間:2019-06-05 21:06:40

    一般來,山羊肉的膻味兒更重一些,比如黃羊就屬於山羊類的,膻味兒是非常重的,需要有足夠的佐料才能去除這種要命的膻味,而綿陽肉質更為細嫩,也更加的好吃。

    不過,大唐綿陽的保有量是比較少的,大部分都是山羊,這個很是讓人遺憾,因為綿羊不但更加的可口好吃,而且,還能生產大量的羊毛,可以用來製作毛衣,也可以用來製作棉被等生活保暖用品。

    在整個大唐,綿羊的分布主要就隻有那麽幾個地方,品種也不是很多,比如山東一帶有窪地綿羊,主要生活在黃河入海口所堆積的三角洲之上,既能用來生產羊毛,也能用來提供肉食,是當地的一寶。

    安西和吐蕃一帶,還有大量的藏綿羊,這個大唐境內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一種綿羊了,因為這一塊的地盤很大,也非常適合放牧,而這種綿羊的習性是喜冷涼幹旱,耐高寒,耐幹旱非常容易存活,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夠生存。

    在大唐的南部以及南詔一帶,還有一種烏骨綿羊,也是一種非常好的綿羊種類,堪稱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地方珍惜物種資源。這種烏骨綿羊,全身的毛發都是烏黑烏黑的,它的眼睛,口腔,牙齦和舌頭也都是黑色的,所以,這種綿羊肉中的黑色素物質含量比普通羊肉要高許多,而黑色素有消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腫瘤,美容和益氣補腎的作用,是很多養生之人,非常喜歡的美味佳肴。

    還有一種匈奴羊,生活在大唐的北方一帶,體質結實,適應性強,能耐極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由於分布地區略有不同,外形和性能差異較大,一般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多無角,耳大下垂,鼻梁隆起,體格中等,短脂尾,也是大唐的一寶。

    另外,還有一些數量更少的綿羊種類,不過,因為數量太少,所以,也是不受重視。

    而羊肉的好吃與否,除了有品種的區別之外,還與羊本身的生活環境有關,最好吃的羊,自然來自水草豐美的大草原上,夏季的時候,當你們匆匆前往北方草原避暑的時候,看到幹淨的草原上有一群群的白色精靈,在綠色的草地上行走覓食,這裏的草,種類繁多,河水清澈,空氣清新,遠離汙染與塵霾,羊肉的味道自然更加的鮮美。

    最後,羊身體的不同部位,味道也是不同的,會有不同的食譜,每一個部分都是美味佳肴。

    首先來羊頸肉,俗稱羊脖子,是一塊肌肉發達,肥瘦兼有,肉質幹實,夾有細筋的一塊好肉,可以切碎了用來煲湯,是一道非常不錯的補品,尤其是與白蘿卜,玉米這類輔助的菜品一同下鍋,效果就更好了。

    羊肩部的肉,是由互相交叉的兩塊肉組合而成的,纖維較細,口感滑嫩,非常適合用來燒烤燉肉,也可以用來做鐵板燒,搭配一點胡蘿卜等配菜,味道就更可口了,尤其是在溫度很高的鐵板上燒那麽一下子,外焦裏嫩,一點兒也不油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