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三章 數據(2/2)

作者:陽電字數:7104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27

    真正的試驗,還是計算機測試,這些條件方然都一點也不具備。

    金伯利中學的生物實驗室,對生命科學社敞開,但即便一所條件優越的中學,實驗室也沒可能進行真正的科研。

    生命科學的領域,廣袤無垠,一個人並做不了什麽。

    但是,就在這世界上,也有一些機構,在進行著和人類衰老有關的研究,方然權且跟進,利用網絡獲取他們的研究資料,至少是資料中公開的那部分,一邊繼續苦讀,為未可知的將來做準備。

    學習之餘,每一都在網絡上“工作”,方然的技術進步很快。

    通過尋找係統漏洞來賺錢,一方麵,收入還算不錯,方然也習慣於入侵一些戒備鬆懈的係統。

    憑借經驗,他很清楚網絡上的生態環境,政-府機關和金融機構的網站,不好碰,難以攻破而代價高昂,而另外一些其實也很重要的服務器,就好像不鎖門的公共場所一樣。

    自從發現了這一點,方然就找到了另外的生財之道:

    販賣數據。

    數據,這麽很有些籠統,實際上指的是散亂分布在網絡上,存儲在大量服務器和行業機構裏的數據集合,資料等訊息。

    這些訊息,在一般人眼中沒有什麽價值,但投放到地下市場的細分領域上,就會有人付費購買。

    譬如他自己,如果有人整理生命科學的文檔,把某一個狹窄領域的相關信息篩選,組織起來,那麽方然很樂意為此付費,事實上,相當於是花錢節約了時間。

    一開始,方然還親自動手做這種事,按照網站客戶的需求,用簡單的爬蟲程序和嗅探器去搜羅數據,或者從其他黑客手中交換一些信息。

    親自入侵,這種事他還是很忌憚,所以隻把整理好的材料發到指定的郵箱,每次得到幾百馬克。

    但很快,他發現這樣做費時費力,從時間的角度,得不償失。

    這是一個什麽樣的行業呢,“大數據“,名字聽起來挺時髦,人類進入計算機時代已經有好幾十年,計算機在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據,信息化的基礎之一,在世界各地的電腦和服務器裏積累的越來越多。

    這些長年積累的數據,是人類活動的忠實記錄,也是一座價值未可估量的巨大寶藏。

    不過,雖然I領域已如此發達,數據的發掘和使用技術卻一直滯後。

    數據本身,隻是存儲器裏的狀態組合,組合本身沒有價值,隻有其中包含的信息被提煉出來,放到正確的地方使用,才有價值。

    但這項工作,規模可想而知會是怎樣的龐大。

    按方然的觀察,即便聯邦的I領域在全世界位居前列,數據的整合利用水平,卻還處在很原始的初級階段。

    這樣的大背景下,對數據整合處理的需求,是一個大有前途的領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