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一章 異命(2/2)

作者:陽電字數:6700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4

    物種的壽命,和組成物種身體的細胞壽命,並不一致,這本身並不奇怪。

    按起碼的生物學常識,物種的壽命和體內細胞的壽命,本來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概念;譬如人,平均壽命約七十歲的物種,體內的細胞平均壽命卻千差萬別,腸上皮細胞在兩到三內就會更新一遍,而中樞神經細胞的壽命卻和人體一樣長。

    細胞的分化,演化,完成各自的職責是第一要務,壽命相對來並不重要。

    但這也意味著,細胞的壽命,並不能直接決定個體的壽命,死亡的細胞,會被不斷分裂的其他同類型細胞所替代,雖然這種分裂,由於端粒磨損而有一定的極限,但細胞分裂能力的喪失、乃至凋亡,並不會直接決定個體的生死。

    個體的死亡,並不等同於身體細胞的死亡,這一點方然還是很清楚的,也讓他迷惘。

    衰老細胞的凋亡,不難理解,是清除DNA受損細胞的演化措施。

    然而一個人,哪怕病入膏肓、行將就木的那種人,在死亡降臨時,身體內的絕大多數細胞都還活著,甚至還遠沒有到端粒磨損殆盡的凋亡時刻。

    絕大多數細胞還活著,然而作為一個整體,人的身體,卻會死亡,為什麽呢。

    這樣的疑問,在一般人眼中是很無稽,哪怕信奉科學的醫學工作者,也會覺得解釋起來真是浪費時間,他們會告訴提問者,人的死亡,其實可看做是“身體”這架精密機器的土崩瓦解,在死亡到來的前一刻,身體的若幹器官、某些組織,或者因為細胞受損,或者因為結構破壞,甚至,僅僅由於供能被切斷,都會無法再完成職責。

    而如果這器官、組織的功能,十分關鍵,缺少了就會引發惡性循環,或者直接宕機,就會造成人的死亡。

    好比一個瀕死的人,呼吸微弱,血液輸氧能力下降,心髒因此而跳動遲緩、無法出力,進一步惡化了血液的流動,無法給各器官供氧,缺乏氧氣的中樞神經係統無力刺激呼吸係統、改善局麵,幾輪負反饋後,整個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在某一時刻崩潰,所有器官先後停工,人隨之而被宣告死亡。

    新陳代謝紊亂,消失,人的絕大部分死因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形而上學的解釋,在方然眼裏,卻隻是一段廢話。

    人為什麽會死,表麵的原因,他早已通過自學而掌握,現在困擾著思維的,其實是另一個更本質的疑問,也是他此前考慮過的問題:

    細胞層麵上,借助端粒酶的力量,理論上可以有無限長的生命;

    那麽在整體層麵上呢,一個人,構成身體的細胞都還活著,整體卻已經瀕死,這又是怎麽回事,難道身體也有端粒磨損般的跡象,組織細胞衰亡到某種程度,就會觸發新陳代列席的崩潰,生命隨之消亡,是這樣嗎。

    但這一過程,如果不是聽由命的隨機安排,卻又會符合什麽樣的規律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