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九章 複生(2/2)

作者:陽電字數:7212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38

    ……

    “永不下車”的疑惑,時常會冒出來,甚至讓方然的執念現出了一絲裂痕。

    但這並未讓他消沉,甚至,根本沒有看得見的影響。

    永生之後的路,這種思考,在哲學層麵是如此的晦澀艱難,然而再怎樣難捱,那畢竟也是在獲得了無限長的生命之後,才要麵對的問題。

    在此之前,努力的大方向,不會變,也不應該改變,對始終堅定信仰著科學的方然來講,他隻需想明白一點,就可以暫時拋開所有的困惑與迷惘,堅定自己的信念,在追尋永生的征途上披荊斬棘,對抗任何艱難險阻。

    死亡與永生,究竟哪一個更恐怖;

    哲學家或許會畢生困擾於此,超脫了生死的方然,卻清楚得很。

    從生到死,方式,可以有一千種,一萬種,莫“永生”並非等於“不會死”,即便壽命短暫的蓋亞眾生,要實現這一轉變也易如反掌:

    列車的門始終開啟,若想下車,隨時可以到車廂盡頭縱身一躍,墮入虛無。

    但是從死到生,方式,又有多少種呢;

    一種也沒有。

    時間列車外的世界,晦暗又模糊,沒有人知道那裏究竟有什麽,車廂裏的過客,至多也隻能透過髒汙的車窗玻璃窺看一二,所見的,往往也隻是觀察者自己的想象。

    所見皆幻象,因為凡是下了車的人,不論男女老幼,帝王賤民,都沒有一個能回來,向暫時待在車上的人描摹那死後的世界。

    生與死,車門內外的一線之隔,距離,卻是那樣遙遠;

    死而複生的遙不可及,某種意義上,是熱力學定律的一種體現,從新陳代謝的有序低熵態,到分解消亡的無序高熵態,前者到後者,不費吹灰之力,後者到前者,卻必須借助外來的低熵源,還要以精妙到無法想象的方式注入,才可能有效。

    這種事會有多難呢,一直到今,也看不到任何渺茫的希望。

    生與死的轉化,正如聯邦現鈔與津巴布韋紙幣,前者變後者輕鬆愉快,後者變前者難如登,那麽持有哪一種才更有利,這,簡直不需要任何哲學家苦苦思索,但凡不是白癡,都知道該怎麽做。

    方然的縝密思考,並不是,就徹底否認了死而複生的可能。

    畢竟,如果把一具身體的死亡,看做熵的增加,單純從孤立係統的角度觀察,這種變化是絕不可逆的,但如果從外界獲得低熵源,原則上,並沒有什麽物理定律會阻止一個人複活,雖然具體的操作,顯然大大超出了人類現有的技術水平。

    但這種認識,對幫助自己對抗死亡,並沒有什麽意義。

    人之將死,這一過程究竟能否被逆轉,站在全人類的角度,意義重大。

    但是對方然來講,複活,卻不是一種可以拿來戰勝恐懼、逃避死亡的可行手段,這不是技術上能否實現的問題,而是這種手段,對已經身在時間列車外的任何人,可靠性都極差,沒有任何手段能保證100%的成功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