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七章 循環(1/2)

作者:陽電字數:6500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2

    從全體投資者的角度觀察,資本增殖,或曰“錢生錢”,是一個有些匪夷所思的過程。

    在經濟循環中,作為整體的投資者投入一百馬克,並期待著收回兩百馬克,為此,可以進行十分複雜的經濟活動,但不管怎樣,一百馬克並不會憑空翻倍,當循環結束時,如果投資者的結算賬戶上真的有了兩百馬克,可以想象,那多出來的一百馬克,必然是來自於整個經濟循環之外。

    多餘的馬克,這種東西,究竟存在於哪裏;

    一般人的想法大抵是“政府開動印鈔機,央行隨便改賬戶”,這種將貨幣想象成現鈔、或者數字的念頭,並無助於思考。

    事實上,要順利完成經濟循環,讓資本增殖,無非就是需要外來的貨幣注入,充當利潤;

    這種注入的貨幣,來源,可以是其他國家、地區的國民財富,可以是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也可以是簡單的開閘放水、信貸擴張,總之,要麽來自其他經濟組織,要麽來自科技進步的衍生,要麽來自信貸指向的未來。

    萬變不離其宗,總而言之,沒有額外的貨幣一定是不成的。

    聯邦曆史上的每一次經濟刺激,貨幣、或者就是“利潤”的來源,都脫不出以上幾條的範疇。

    倘若以上渠道,全都無法提供資金注入,情況又會怎樣呢:

    一場極端典型的超級危機,就會到來。

    置身於盛夏的大學校園,從媒體和網頁上感受到聯邦新一輪經濟刺激的規模和力度,方然的感受,與卡奧*海因裏希的觀點大致仿佛,不過,這輪經濟刺激埋下的隱患,可想而知,會比聯邦曆史上任何一次經濟刺激都更嚴重,未來一旦爆發的後果,也將會是空前慘烈。

    將大筆資金投入I、自動化、人工智能,這樣的做法,效應與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刺激政策並無多大區別,帶來的後果,卻很不一樣。

    一言蔽之,在這樣的經濟刺激過程中,作為資本利潤來源的聯邦民眾,能夠獲得的貨幣,會比以往任何一次經濟複蘇過程都少得多。

    從電力骨幹網,到人工智能,諸多經濟刺激的大方向都有一個共同點,表麵上,是高新科技的眼花繚亂,仿佛聯邦即將開始第四次工業變革,待那些重化工、重人力的產業被淘汰後,就會自然迎來令人鼓舞的新一輪經濟繁榮。

    然而這所謂的變革,經濟循環幾乎完全在少數高科技企業、與基礎設施製造商之間進行,衍生出的上下遊產業少得可憐,普通民眾的參與程度,則再創新低。

    就方然手上的資料,譬如,加利福尼亞某地的新能源汽車工廠,從項目規劃到竣工投產,一共隻有寥寥數百人參與其中,這數百人,還包括項目主管和設計師在內的,十指不沾泥的技術和管理人員。

    現場施工隊的規模不過四五十人,龐大的工程量,幾乎完全動用自動化機械,按人工智能規劃的流程來完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