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十七章 循環(2/2)

作者:陽電字數:6500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2

    工廠建成後,日常的運行和維護,更隻需要寥寥二十人的管理團隊,每即可生產三百五十輛無人駕駛電動車,如果全部賣出,毛利潤高達一百四十萬馬克。

    甚至,就連極罕見的生產線故障,前來處理的,也是流水線製造廠家的智能化檢測維修係統,隨行的工程師,一身西裝坐在工廠會客室的沙發上喝咖啡,頂多瞥一眼平板電腦上的進度,輕鬆閑適的樣子如果被大老板看到,不定下一次,就連這家夥的機票錢、甚至薪水也都會被砍掉。

    這樣的智能化工廠,偌大廠房裏,見不到一盞照明燈具;

    仿佛墓室,令人窒息。

    因為從頭到尾,從原料投放到檢測下線,根本沒有一個工人實質性的參與其中,名義上監控流水線運行、事實上往往隻是看客的運行團隊,寥寥幾名當班者,都在單獨的值班室裏,維係人類僅剩的存在感,僅此而已。

    從現場施工,到工業流程,越來越多的崗位已經、或者正在被機器所取代,而聯邦政府為經濟開出的一張藥方,則進一步加速了這樣的嬗變。

    縱觀全局,隻有在科技研發,或者前沿探索的機構裏,才能輕易找到人的身影。

    對置身於伯克利大學的方然,表麵上,如果隻關注周遭環境,很容易形成一種錯覺,就是在當今時代的經濟循環中,人的地位仍然至關重要。

    畢竟,在聯邦頂尖的大學,研究所,或者企業的研發部門,無數頭腦正殫精竭慮,設法攻克技術難關。

    然而這些人類中的頂尖頭腦,在人口中的比例,卻是不足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的微。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力的發達,人的體力,技能,乃至相對比較初級的智力,依次被係統所替代,越來越多的聯邦民眾被從經濟循環中剔除,進而,無法獲得其中流動的貨幣,繼而喪失消費能力。

    待到經濟循環堆積到產品銷售、變現回款的那一,危機,就將再度爆發,如同雪崩般將聯邦掩埋。

    自動化的電動車工廠,從規劃到運行,一個沒多少人參與其中,對投資者來講,似乎是大的好事,也可以節省許多人工成本。

    然而從整體上考量,這也就意味著,工廠所製造的產品——每的三百五十輛無人駕駛電動車,很可能根本就沒有買主,進而,投資者幻想中的利潤,也將隨著產品的銷路不暢,而注定無法實現。

    商品找不到買主,在投資者,是極大的痛苦。

    然而站在普通民眾的角度,無錢購買生活必需品,則是大的恐怖。

    因為這些必需品,從電動車、服裝鞋帽到生活必須的自來水、電力,甚至維持生命所必須的食品,生產的過程,幾乎和普通民眾沒有一點交集,在這些商品的製造過程中,除極少數專業人才外,其他人根本拿不到任何報酬,現在又如何拿得出馬克,去交換商品,滿足自己可憐的生活需要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