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二一章 算力(2/2)

作者:陽電字數:7058更新時間:2019-01-31 02:35:47

    算力之於信息技術,正如能源之於傳統產業那樣,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基礎。

    因為在下太平的時代,這種東西,正如毫不起眼的市電和自來水那樣,付費即可使用,恍若唾手可得;

    等哪一失去,才知道該珍惜。

    ASA受到算力的限製,這種困難,方然暫時沒想出什麽辦法來克服。

    匿名賬戶上雖有大筆資金,事實上,已經超過了百萬馬克,也不適合用在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上。

    變通的策略,按I領域的粗略常識:

    既然“算力*空間*時間”可認為是一個常數,那麽,用時間換空間和算力,也是一個辦法,白了就是等待,假以時日,倘若花費幾十年、幾百年的時間,即便以現有的菲薄算力,ASA或許也能精確定位“匿名者”,提交此人的詳細資料。

    但這和根本沒有解決方案有什麽區別呢。

    幾十年,幾百年那樣久,到那時,連人類文明都未必還存在,調查還有什麽意義。

    客觀條件的限製,可不是隻憑聰明才智就能突破,深秋的伯克利,坐在寢室電腦前的年輕人皺起了眉頭。

    方然沒有在苦惱,而是,他在尋找其他的策略。

    人力有所不逮,人工智能又有算力的限製,看起來,調查“匿名者”蹤跡就成了一個近似不可能的任務。

    但如果逆向思維,考慮調查過、或正在調查“匿名者”的同類,采取的手段大同異,而ASA又通過機器學習,對人類的搜索習慣了如指掌(除非自己是一個異類,方然自嘲的想,還真是呢),那麽,即便麵對近乎無限的數據而無從下手,他至少可以用ASA去搜索調查活動留下的痕跡。

    簡單直白的法,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事實證明,對ASA這種程度的人工智能,改變用途並不困難。

    到西曆147年冬季,又一個新年快要到來的時候,完全自主的開展工作,方然已完成了ASA的改進測試,出於安全考慮,他不敢把意圖如此明顯的工作外包,隻能自己一個人投入寶貴的時間。

    部署完畢,ASA0的上線測試,看著屏幕上迅速變幻的數字,方然又陷入了沉思。

    搜尋“匿名者”,究竟有多重要,真值得如此大費周章麽。

    ……

    ASA0上線後,收獲,來的比預想中更快。

    經過初步篩查,係統提交的分析報告裏,給出若幹個最近一段時間被頻繁匿名訪問的聯邦互聯網絡數據節點,這似乎有點怪,畢竟網絡節點就是為了被訪問而存在的,但人工智能根據規則進行判斷,認為這些節點的數據流量相當可疑,於是進一步深挖。

    都是些什麽樣的節點呢:

    看名稱,方然就知道,他自己是絕對找不到。

    和預想中的隱秘所在不一樣,這些節點,從聯邦醫療信息係統到聯邦植物學會的網站,林林總總,都是在黑客眼中幾乎不設防的存在,每的訪問量也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