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一章 偶然(2/2)

作者:陽電字數:7146更新時間:2019-02-07 23:54:25

    加上人對其他一切物種的智商碾壓,優越感由此而生,難免會自抬身價。

    然而演化的根本判據是什麽呢:

    是“生存”。

    如果以生存作為判據,而非以智力的高下來考量,人在演化樹中的地位,就相當模糊。

    當今世界,蓋亞表麵的生物圈內,並非隻有人這一種生存競爭的勝出者,這是不言自明的事實;即使考慮到人這一物種的特殊性,擁有改變地表環境、甚至對某些物種趕盡殺絕的能力,事實上也的確造成了一大批物種的滅絕,環顧蓋亞生物圈,欣欣向榮的物種也遠非隻有“人”這一種。

    事實上,單以生存能力考量,“人”根本就不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物種。

    和容易被滅絕的哺乳動物、鳥類甚至爬行動物不一樣,也和某些生存條件苛刻的物種迥異,蓋亞表麵的頑強物種,數不勝數,從眾所周知的蟑螂,到漸為人知的水熊,這些物種的生存能力都遠超人類。

    更不用種類繁多的微生物,本身脆弱,數量與分布卻冠絕寰宇。

    上述這些物種,生存能力遠非人類能夠比擬,即便環境劇變,對人類而言的滅頂之災,也無法將這些物種趕盡殺絕。

    自然選擇的判據,是生存,而非智慧;

    從這一角度,認為人類是演化中偶然出現的“意外”,似乎也合情合理。

    然而即便是意外,人,作為一個物種,又的確與蓋亞迄今為止的任何物種都截然不同。

    這種區別,究竟是什麽呢,普通人大抵不屑於回答、也不屑於思考這種問題,畢竟自認“萬物之靈”,人與動物的差距之大,毋庸置疑,屠宰場與耕地裏每一發生的事,都足以作為鐵證。

    但是在方然的視角,人,作為物種,與其他任何物種的區別,卻很詭異:

    蓋亞生命的四十億年演化,根本上講,劃時代的節點一共隻有兩個,一次是從永生不死的原始生命、到注定衰亡的原始生命;

    另一次,則是“意外”出現的智慧物種,而這物種的思維演進,必然的產物,就是意識到自身的必死宿命,進而(有意識的)著手反抗:這樣的行為,在之前的四十億年演化中,從未出現過。

    看似偶然,一旦意識到“人”與其他任何物種的本質區別,“人”的誕生,又是蓋亞生命演化、乃至廣袤宇宙中任何生命演化中的必然:

    除非演化出智慧生命,否則,按環境的自然選擇,演化將會持續不斷的進行下去,永無休止。

    而一旦演化出了智慧生命,譬如蓋亞之“人”,那麽,這物種不僅將阻斷其他任何物種的智慧演化,根本上,更遲早將走向追尋永生的必然之路:

    繼而,在杜絕一切威脅的現實考量之下,同室操戈,反目成仇,將同類們徹底終結。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