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三章 意義(2/2)

作者:陽電字數:7092更新時間:2019-02-07 23:54:26

    對普通人而言,“活著的意義”,如果不是一句廢話,至少也是明知故問的無趣。

    但是對永生者而言,活著,就不再具有如此顯明的意義。

    活著,持續的新陳代謝,隻要身處這種狀態,每一分、每一秒都必須直麵死亡的或然降臨,繼而自動賦予活著以意義,這種事,對朝生暮死的凡人來講,司空見慣,永生者卻沒有這種煩惱,或者,這種簡單直白的救贖。

    永生,排除一切死亡威脅,當活著不再是竭盡全力的目標、而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唾手可得,這時候,活著的意義又會是什麽呢;

    意義,多少總歸要有,毫無意義的活著一般都持續不了多家。

    因空虛而自殺的現代人,醫院裏毫無知覺的植物人,都可以作為例證,明人類的軀體存活本身意義寥寥,依附於頭腦和身體的思想活動,才是活著的本質。

    但如果沒有這種意義,同時,也無法由死亡來兜底,情況又會如何;

    到那時,“永生”,對一個切實踐行了如此神跡、實現了終極目標的生命而言,究竟會是至高無上的成就,還是永無休止的噩夢。

    ……

    永生,未必是堂,也有可能是地獄;

    這種想法,但凡了解人類文明,都會覺得一點都不新鮮。

    縱觀漫長的人類曆史,自古以來,多少文人、思想家、哲學家與無名作者,都曾經反複的,不厭其煩的,甚至頗有氣勢的寫下過類似的論斷,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論述為什麽在他們眼中,無限長的生命,非但不是人類至高無上的追求,反而會成為永遠無法掙脫的無盡煉獄、無限夢魘。

    凡此種種的記述,方然在研究永生時,全都瀏覽過。

    不過,即便現如今自己的想法與以上所有論述十分相似,敘述的動機,卻完全不同。

    毫不客氣的講,人類曆史上所有“永生是禍患”的論斷,深究起來,無非都是求而不得的逆反心理;即便某些作者在落筆時,或許內心真的並不期待永生,但他們的論述,仍然透著一種無法遮掩的酸葡萄味道。

    主觀上有沒有這種想法,或許無從考證,客觀上卻無法自證清白:

    生與死,人根本就沒得選,這時候若篤信“永生是禍患”,至少心裏還會好過一點。

    但方然的想法不一樣,對他而言,即便能否永生還是未知數,對一旦永生後的人生意義,他還是有明確的認識。

    和七十億庸碌眾生不同,這世界上,也有極少數人,活著的目標並不是“繼續活著”。

    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麽呢,“繼續活著”,當然不能算錯,這也正是從古到今無數前人所走過的路;但要“活著就是為了活著”,顯然又是一種漫不經心的敷衍,畢竟這樣的所謂“活著”,在思維層麵簡直就不費吹灰之力,蓋亞龐大生物圈的無數生命,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踐行著這簡單直白的過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