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六?栒? 身份(2/2)

作者:陽電字數:6466更新時間:2019-02-15 14:54:57

    從人類文明的第一次全基因測序嚐試——多國合作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耗資十餘年、十二億馬克才得到完整的基因測序結果,到不久前BGI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基因測序服務,單次全基因測序隻需三至六時即可得到結果,費用則低於1000馬克。

    費用從1,000,000,000到低於1000,顯然,基因測序業務的爆炸性增長,即將到來。

    但是和欣欣向榮的測序業務相比,人類基因測序數據的應用,如果聚焦在醫療領域,目前還不是十分的成熟。

    甚至於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檢測機構,會拿到截然不同的“健康風險評估”數據,無所適從。

    這方麵的原因,方然沒有很深入的探究過,歸而總之,在於人類的基因、遺傳密碼,原則上就沒有一個“百分之百、堪稱完美”的樣板,反映在實踐中,往往是多種有差異的基因,作用完全一致,多種有差異的基因,對疾病的產生,又有十分微弱而難以獨立分析、量化的潛在因果聯係。

    白了,和一般人的想象不同,某種基因——某種疾病,這隻是極其罕見的理想情況。

    更常見的情形,則是某些種類的基因,可能略微增加某一類疾病的患病概率,為此,理論上可以從生活習慣,環境接觸和預防醫療等方麵加以規避。

    然而事實卻是,自然降生在蓋亞的無數人力,並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基因能做到完美無瑕、毫無缺陷,每一個人所擁有的這獨一無二之三十億堿基對,都含有大量缺陷和潛在致病因素,要把所有這些因素都找出來,並有針對性的預防,根本就做不到。

    更不用,以生命科學領域多年來的一點一滴積累,時至今日,對人類的二十三對染色體上,每一具體位置可能出現的若幹基因型,每一種可能的基因型究竟意味著什麽,是完全正常,還是勉強可用,甚或代表某種潛在的疾病隱患,已知的樣本容量尚有限,即便動用巨型機,也難以聯立分析出有價值的結論。

    但不管怎樣,如果拋開人類社會的長遠危機,單純展望未來,基因測序的普遍進行,則是可以想象的一種大趨勢。

    非但如此,將基因測序應用於身份識別,難度顯然遠低於臨床醫療。

    要鑒定一個人的身份,如果有確定是此人留存的基因檢測數據,或者可檢測的生物學樣本,那麽,隻消簡單粗暴的比較當前采樣檢測結果與曆史數據,是否以極高的概率重合,就可以很有把握的斷定其身份真偽。

    這時候,顯然無須知道基因測序結果的涵義,而隻需比較兩份數據是否一致。

    這種身份辨別的手段,方然想了又想,也沒有規避的辦法。

    想一想也是,倘若有成熟的技術,能極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人的基因,那麽對基因稍加改動、用於治療,隻會更加容易;

    但人類目前掌握的技術,卻隻能對人體特定細胞中的基因稍加編輯,效果還差得遠。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