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柊蘇? 改造(2/2)

作者:陽電字數:6530更新時間:2019-03-11 22:36:04

    在這一方向上,“人類長壽”公司的Synhia,雖然也是生命科學的裏程碑,價值卻是寥寥。

    “辛西婭”工程的目標,方然記得很清楚,從一開始就並未是為了探索衰老、死亡乃至永生,而是作為“人造生命”的鋪墊工作來進行,DNA極其簡潔的“辛西婭”10、0等版本,都是在朝所謂“最必需基因組”而努力,而不論怎樣刪減、編輯其DNA,所使用的基因片段,依然取自蓋亞上已有的生物遺傳物質。

    利用蓋亞生物已有的基因組,逐一嚐試,能否拚湊出永生不滅的新生命呢;

    這一難題,現在還無人能夠回答。

    最近幾年來,出於追尋永生的需要,方然的主要精力放在了I領域,對生命科學的最前沿進展,並不是太熟悉,而且現在以“托馬斯*安生”的身份活動,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隨心所欲的在網絡上查詢這一領域的信息。

    作為與世無爭、專注I領域的宅男,關注生命科學領域,是暴露身份的高危行為。

    但即便一時無法緊跟生命科學的腳步,想到衰老,和想必緊跟其後的死亡,方然的緊迫感卻比之前淡漠了些,他知道,自己現在才二十五歲,即便不采取任何措施也仍然擁有幾十年的時間,至少在數學期望上是這樣,那麽關於衰老,關於疾病,甚至關於死亡,與依稀在望的文明末日相比,根本就不是什麽迫在眉睫的事。

    隻不過……他心裏也明白,自己之所以會這樣想,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種自我安慰。

    永生,追尋無限長的生命,即便目標一模一樣,從零開始、架構嶄新的生命形態,和背負著四十億年演化積累的人,實現起來的難度根本就差地別。

    今的生命科學,就他所知,連憑空製造出永生不滅的生命都還未做到;

    又怎能奢望其一步登,探索出徹底改造、重塑人類軀體的神跡,讓人類擺脫衰老與死亡的宿命呢。

    軀體的衰老,人身體上的死亡,是導致意識下車的根本原因。

    而這具活的軀體,要在維持其運轉的同時,改造為不會衰老、不會死亡的嶄新形態,這樣做的難度,不論是從宏觀的身體機能層麵、還是微觀的化學過程層麵,對現有的科學技術而言,都是無法想象的艱巨任務。

    “端粒磨損”的直接原因,並不複雜,科學家們早已查明。

    由於DNA雙鏈的結構,複製,也就是將其中一條連續鏈拚湊對應的堿基、形成新的DNA雙鏈,必須有一個起點來進行。

    作用僅為複製酶提供“手柄”的起始片段,本身沒有意義、複製後會被酶切除,而負責將切除後的片段連接起來的DNA聚合酶ε,具有校正作用,無法“憑空”將染色體頭端的懸空部分補齊,就造成了端粒在切短後無法複原,這就是端粒的磨損。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