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四九章 年齡(2/2)

作者:陽電字數:7010更新時間:2019-04-04 23:04:43

    年過五旬,差不多快到了聯邦的平均退休年齡,赫伯特*西蒙的人生,離謝幕還有多久。

    依托聯邦的發達醫療水平,同時,作為IB資深專家,年薪與醫療保險的水平想必也足夠高,這一指標貌似還算樂觀。

    按聯邦公共衛生機構的統計,北卡羅來納州男性的平均壽命約七十八歲,但,如果將收入、生活環境等列入分類指標,方然的確記得,位居收入金字塔尖的前5%男性,平均壽命則很驚人的接近了九十歲。

    也就是,如果不計入一些個人因素,眼前的IB項目負責人完全可以期望九十歲左右的壽命,那麽也就是,即便不考慮醫療技術的進步,赫伯特*西蒙距離下車,大概也總有三、四十年的漫長時光。

    雖然年過五旬,人生路還很長,那麽足以支持一場追尋永生、掌控世界的努力嗎;

    當然不可能。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幾十年隻恍若白駒過隙一般,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至於這短暫一生中,年富力強、能堪大任的時光,隻會更加短暫,從少壯到垂老的三十年,至多四十年,就是其所能擁有的全部。

    發達的現代醫學,多少延長了這一段全盛期,然而迄今為止,人類還沒辦法阻止、甚至沒辦法真正的延緩衰老,全盛期的延長,相比平均壽命的延長,仍然太有限,憑借現代醫療手段而續命的絕大多數老人,生命的最後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期,仍然隻是“活著”,而無法再有任何建樹。

    這樣的活著,的更悲觀一點,也無非是在等死。

    客觀條件的限製,對個人,決定了其是否有資格踏上永生不死的征途,又或者是,是否有資格參與“那個點”的爭奪。

    並非是年齡太大,就沒有資格,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勝出的希望注定越來越渺茫。

    在信息技術的大潮中,人類世界的麵貌,日新月異,I對社會各領域的滲透在加劇,但即便樂觀的加以預測,“自產機”乃至“全產機”大行其道的那一,至少也會是十年、二十年後才會降臨。

    到那時,要想在競爭中勝出,耄耋老者顯然並做不到這一點。

    哪怕醫療技術在進步,續命技術也在發展,但展望未來,對生命科學領域很有些把握,方然並不認為在蓋亞大戰陰影籠罩、世界前途命運堪憂的態勢下,這一係列領域會有順利發展、平穩演進的機會。

    進而,他也不認為“阻止衰老”的目標,能在短短的未來十年、二十年內實現。

    從這一角度衡量,年齡,與生俱來、完全不由自主的重要屬性,就成為了永生之路的門檻。

    而五十多歲的赫伯特*西蒙,到那時,將會變成古稀老人,即便一時還能維持身體健康、頭腦清醒,時間的無情流逝,也會很快將其拖入依賴醫療、護理體係的深淵。

    這一點,以資深I專家的頭腦,西蒙先生是沒可能不明白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